而漢語的詞,拼音是b le,語氣詞,用在陳述句的句尾,有“僅此而已”的意思,起到淡化句子意思的作用,前面常與“然而”、“僅此而已”、“只是”等詞相呼應;表現(xiàn)出寬容,就是忍痛放手,暫時不深究。
來源:
1.袁關漢卿《金線池》第四折:“他真的不肯做。我怎么能被評判呢?”
2.明高明《琵琶記館悲逢》:“他嘲諷我,我很難原諒他。你告訴我怎么能停下來?”
3、《儒林外史》 22次吳琴景子:“我不說你,你還問我這些話,真可笑!”
4、劉大白《洪水》:“人在漂泊,沒事;剩下的沒飯吃沒房住的都是洪水底下的洪恩?”
5.《水滸傳》,施耐庵,第23次:“我看見兩條大蟲子從枯萎的草叢里鉆出來,宋武說:‘。∵@次我只是在做!"
6、《兒女英雄傳》第二次:“這只是我!就說我沒有這樣的家當,我就要,我就不干!
7、《西游補》第五次:“你剛回去四個人,請感謝我。”
8.《明凌夢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九:“馮官亦問我妹。你只需要為婚禮做好準備。”
9.第十九回《儒林外史》:“每天早上,我哥和媳婦都出來屋后抱柴火。明天大家都趴在那里,一見面就搶。”
10.《紅樓夢》曹青雪琴第二十二回:誰又去禪了?這只是一個笑話。
11.曹青雪琴《紅樓夢》第三十二回:“我只是一個庸俗庸俗的俗人。”
12.魯迅和《兩地致許廣平二》:“我相信寫出來對你未必有用,但我只能寫這些。”
13、《西游記》 23次吳明成恩:“兄弟,就這樣吧!僅此而已!我們遇到鬼了!”
14.《儒林外史》第23次回答:“就這樣!我上了這個小畜生的當!”
造句:
1.他不會真的打你,只是嚇嚇你。
2.這只是我的學習經歷。
他不想去。
4.這個問題難嗎?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