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關于會計分錄的文章,就和大家聊聊如何寫毀損項目的會計分錄,如何寫毀損項目會計分錄表對應的會計知識點,希望能幫助會計朋友學習。
1.庫存商品毀損的會計分錄有哪些?
2.貨物報損如何入賬?
3、銷售商品毀損的會計分錄
庫存商品毀損,賬務處理:
1.在處理之前批準條目
借方:待處理流動資產的損失和溢余
貸款:庫存商品
貸:應納稅款——,進項稅轉出(如未取得原稅票,無需轉出)。
2、經批準后,根據損失原因。轉入管理費用或營業外支出。
:
一、庫存商品:
庫存商品是指企業已完成全部生產過程,驗收入庫,符合標準規格和技術條件,可按合同規定的條件發給訂貨單位,或可作為商品銷售的產品,以及已采購或委托加工,驗收入庫待售的各類商品。
企業應設置“庫存商品”科目,核算庫存商品的增減及其余額。商品驗收入庫時,應由“生產成本”科目轉入“庫存商品”科目。對外銷售庫存商品時,根據不同的銷售方式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在建工程和其他接收存貨的商品,應按其成本進行轉移。
庫存商品[1]應按企業庫存商品的種類、品種、規格設置明細賬。如有企業零售部門存放待售商品、送展銷商品、已發出但尚未收回的商品,應單獨設置明細賬進行核算。庫存商品的明細賬一般采用數量金額公式。
實行銷售價格金額核算的商品零售企業,應按負責人設置庫存商品明細賬。它的格式一般是三欄式,只記錄售價,不記錄數量。由于庫存商品是按售價銷售的,為了隨時了解庫存商品的實際價值,同時便于月末實物負責人對銷售商品的差價進行統計,也可以采用“庫存商品”和“庫存商品差價”明細分類賬合并的方法,設置“庫存商品和庫存商品差價”明細分類賬。
二、溢出會計:
商品存貨溢余的會計處理與商品采購溢余的會計處理基本相同。在未查明原因前,應先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科目調整“庫存商品”科目的賬面記錄,待查明原因后,再根據不同情況從“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科目轉入相關科目。
參考:百度百科庫存商品
一般來說,報損商品是指在銷售過程中,因變質、超過保質期、破損、外包裝破損(破損、滲漏、嚴重變形)或零部件有缺陷等質量問題,必須打折或報廢的商品。
1.完工入庫產品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
貸款:貨物和材料的庫存。
借:原材料
貸款:管理費
2.如果是未完工程,廢品損失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浪費損失
貸項:生產成本報廢
借:原材料
貸:廢品損失
3.損失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生產成本
貸:廢品損失
4.如果是半成品,如果廢品損失沒有單獨核算,則不需要在會計分錄中反映剩余材料的價值,如下:
借:原材料
貸:生產成本
擴展數據
商品損失報告的意義
1.當計算機中的虛擬庫存與真實倉庫中的庫存不一致時使用。
2.比如電腦里有10件物品,實際上是9件,就要掛失。
3.在損失報告中選擇商品,填寫
新《企業會計準則》對庫存商品的會計要求如下:
1.本科目核算企業存貨中各種商品的實際成本(或進價)或計劃成本(或售價),包括存貨中的產成品、外購商品、存放在銷售部門待售的商品、陳列商品和存放在外面的商品。
來料加工制造的替代產品和為其他單位加工修理的替代產品,在制造修理驗收入庫后,作為企業的產成品,也通過本科目核算。
企業(房地產開發)開發產品,可以將本科目改為“1405產品開發”科目。
企業收獲的農產品(農業)可改為“1405農產品”作為科目。
二、本科目可根據庫存商品的種類、品種和規格進行明細核算。
三、庫存商品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生產的產成品一般應按實際成本記帳。產成品入庫和出庫時,只記錄數量,不記錄金額,期末(月)計算入庫產成品的實際成本。
生產完工驗收入庫的產成品,按其實際成本,借記農產品等科目,貸記生產成本、消耗性生物資產、農業生產成本等科目。
產品種類繁多,也可以根據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對于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之間的差異,可單獨設置“產品成本差異”科目,與“材料成本差異”科目進行對比核算。
采用實際成本進行產品日常核算的,可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認定法計算確定發出產品的實際成本。
對外銷售產成品(包括分期銷售產成品),結轉銷售成本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采用計劃成本核算的,發出產品還應結轉產品成本差異,將發出產品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二)購入商品以買價核算的,在商品到貨驗收入庫后,按商品的買價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在途商品”等科目。委托其他單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應按商品的進價借記本科目,貸記“委托加工材料”科目。
購入的商品按售價核算的,按商品售價借記本科目,按商品進價貸記“銀行存款”、“在途商品”等科目,貸記“商品售價與進價的差額”科目。委托其他單位加工回收的貨物。
按商品的售價借記本科目,按委托加工商品的賬面余額貸記“委托加工材料”科目,貸記“商品售價與進價的差額”科目。
對外銷售商品(包括分期銷售的商品),結轉銷售成本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采用進價進行商品日常核算的,可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認定法計算確定發出商品的實際成本。如果采用售價進行核算,還應結轉應分攤的商品購銷差額。
(3)企業(房地產開發)開發的產品達到預定可銷售狀態時,按實際成本借記“開發產品”科目,貸記“開發成本”科目。期末,企業結轉開發產品對外轉讓、銷售和結算的實際成本,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開發產品”科目。
企業將商業設施開發為本企業從事第三產業的經營場所,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