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商品的購銷差價是商業企業計算存貨銷售成本的一種方法,含稅價格與不含稅進價的差額就是商品的購銷差價。庫存商品的購銷差價如何進行會計分錄?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庫存商品購銷差額的會計分錄:
1、企業采購、加工、回收和銷售退貨而取得的商品:
借:庫存商品
貸款:銀行存款(或委托加工材料等科目)
貨物凈價差
2.期末,企業分攤已售出商品的購貨價款差額時:
借:商品買賣之間的差額
貸款:主營業務成本
企業取得商品,然后在期末分攤已售出商品的購銷差價時,應當通過“庫存商品”、“商品購銷差價”科目進行核算。“商品購銷差價”科目主要用于核算企業日常核算所用商品的銷售價格與采購價格之間的差額。本科目可根據商品或實物管理負責人的類別設置相應的明細二級科目。
商品購銷差價的計算公式:
對于企業已銷售的商品,應分攤的購銷差額應按以下公式計算:
差價率=(期初在庫商品差價)(期初在庫商品價格)100
本期銷售商品的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差價率。
本期銷售商品的實際成本=本期商品的銷售收入-本期銷售商品的購銷差額。
期末庫存商品的進價成本=期初庫存商品的進價-本期銷售商品的實際成本。
以上是對存貨商品購銷差價的會計分錄的詳細介紹。更多信息請繼續關注在線校。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