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每個月的固定資產折舊之外,還需要在一定時期內進行檢查,那么固定資產在盈余或者赤字的情況下如何處理核算呢?
檢查固定資產的會計分錄
(一)、固定資產盤盈時
借:固定資產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根據固定資產盤盈部分確定應納所得稅額
借方: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2.結轉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借方: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固定資產不足時。
批準前:
借:待處理財產損失及溢余——待處理非流動資產損失及溢余。
累積折舊
固定資產減值
貸款:固定資產
批準后:
1.可獲得的保險賠償或過失賠償
借:其他應收款。
貸:待處理財產損失及溢余——待處理固定資產損失及溢余。
2.按照應計入營業外支出的金額。
借:營業外支出33,354存貨損失。
貸:待處理財產損失及溢余——待處理固定資產損失及溢余。
什么是固定資產?
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租賃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并達到一定價值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筑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固定資產是企業的勞動手段,是企業生產經營所依賴的主要資產。
什么是待處理財產的損失和溢出?
屬于資產類科目,核算企業在盤點過程中已經認定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盤虧和毀損。“待處理財產損失及溢余”科目往往有兩個明細科目,即“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及溢余”和“待處理非流動資產損失及溢余”。待處理財產的損失和溢損在上報審批前與資產直接相關,在上報審批后與當期損益直接相關。
稅務大講堂
溫馨提示:想獲取更多第一手免費資訊或回答會計行業問題,關注我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