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是銷售退貨,做:
借方:主營業務收入
貸款:銀行存款/現金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一般納稅人)(紅色)
同時,成本被沖回,
借:庫存商品
貸款主營業務成本:
2.如果是股票撤單,做:
借:銀行存款/現金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一般納稅人)(紅色)
借出:庫存商品
擴展數據:
格式
第一:應該是先借后貸,借方在上,貸方在下;
第二:貸方符號、賬戶、金額應在借方后面一個空格,表示借方在左邊,貸方在右邊。
會計分錄有兩種: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其中簡單分錄是一筆貸款的分錄;復合分錄有一貸多貸分錄、一貸多貸分錄和多貸多貸分錄。
需要指出的是,喬奇為了保持賬戶對應關系清晰,一般不宜將不同的經濟業務合并,多借多貸編制會計分錄。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為了反映經濟業務的全貌,也可以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是把事物的發展過程分成幾個階段和層次,循序漸進,最后得出結果的一種方法。利用色譜法講授會計分錄直觀明了,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步驟如下:
1.列出經濟業務涉及的會計科目。
2.會計科目的性質,如資產和負債。
3.各會計科目的金額變化。
4.根據步驟2和3,結合各種賬戶的借貸雙方反映的經濟(增加或減少),判斷會計科目的走向。
5.按照借必有貸、貸必平的原則進行會計分錄。
這種方法對于學習寬嚴相濟的學生非常有效,能夠準確地知道會計業務涉及的會計科目,比較適合個別會計分錄的編制。
參考:百度百科——會計分錄退貨的會計分錄有兩種,銷售退貨和采購退貨。具體會計分錄寫如下:
1.銷售退貨
借方:主營業務收入
貸款: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一般納稅人)(紅色)
與此同時,成本被沖回
借:庫存商品
貸款:主營業務成本
2、采購退貨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一般納稅人)(紅色)
貸款:庫存商品
擴展數據:
庫存商品的主要會計處理。
(一)企業生產的產成品一般應按實際成本記帳。產成品入庫和出庫時,只記錄數量,不記錄金額,期末(月)計算入庫產成品的實際成本。生產完工驗收入庫的產成品,按其實際成本,借記農產品等科目,貸記生產成本、消耗性生物資產、農業生產成本等科目。
產品種類繁多,也可以根據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對于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之間的差異,可單獨設置“產品成本差異”科目,與“材料成本差異”科目進行對比核算。
采用實際成本進行產品日常核算的,可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認定法計算確定發出產品的實際成本。
對外銷售產成品(包括分期銷售產成品),結轉銷售成本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采用計劃成本核算的,發出產品還應結轉產品成本差異,將發出產品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二)購入商品以買價核算的,在商品到貨驗收入庫后,按商品的買價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在途商品”等科目。委托外單位加工收回的貨物,應按單位成本借記本科目
委托外單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的售價借記本科目,按委托加工商品的賬面余額貸記“委托加工材料”科目,按售價與進價的差額貸記“商品購銷差價”科目。
對外銷售商品(包括分期銷售的商品),結轉銷售成本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
采用進價進行商品日常核算的,可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認定法計算確定發出商品的實際成本。如果采用售價進行核算,還應結轉應分攤的商品購銷差額。
(3)企業(房地產開發)開發的產品達到預定可銷售狀態時,按實際成本借記“開發產品”科目,貸記“開發成本”科目。期末,企業結轉開發產品對外轉讓、銷售和結算的實際成本,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開發產品”科目。
企業將其開發的業務配套設施用于第三產業經營場所時,應當作為自用的固定資產,按照業務配套設施的實際成本,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開發產品”科目。
參考百度百科-庫存商品
退貨有兩個會計分錄,銷售退貨和采購退貨。具體會計分錄如下:
1.銷售退貨
借方:主營業務收入
貸款: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一般納稅人)(紅色)
與此同時,成本被沖回
借:庫存商品
貸款:主營業務成本
2、采購退貨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一般納稅人)(紅色)
貸款:庫存商品
擴展信息:
庫存商品的主要會計處理。
(一)企業生產的產成品一般應按實際成本記帳。產成品入庫和出庫時,只記錄數量,不記錄金額,期末(月)計算入庫產成品的實際成本。生產完工驗收入庫的產成品,按其實際成本,借記農產品等科目,貸記生產成本、消耗性生物資產、農業生產成本等科目。
產品種類繁多,也可以根據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對于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之間的差異,可單獨設置“產品成本差異”科目,與“材料成本差異”科目進行對比核算。
采用實際成本進行產品日常核算的,可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認定法計算確定發出產品的實際成本。
對外銷售產成品(包括分期銷售產成品),結轉銷售成本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采用計劃成本核算的,發出產品還應結轉產品成本差異,將發出產品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二)購入商品以買價核算的,在商品到貨驗收入庫后,按商品的買價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在途商品”等科目。委托其他單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應按商品的進價借記本科目,貸記“委托加工材料”科目。
購入的商品按售價核算的,按商品售價借記本科目,按商品進價貸記“銀行存款”、“在途商品”等科目,貸記“商品售價與進價的差額”科目。
委托外單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應按商品的銷售價格借記本科目,貸記“委托加工物資”科目
(3)企業(房地產開發)開發的產品達到預定可銷售狀態時,按實際成本借記“開發產品”科目,貸記“開發成本”科目。期末,企業結轉開發產品對外轉讓、銷售和結算的實際成本,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開發產品”科目。
企業將其開發的業務配套設施用于第三產業經營場所時,應當作為自用的固定資產,按照業務配套設施的實際成本,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開發產品”科目。
參考百度百科-庫存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