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應交所得稅會計分錄(本期應納所得稅會計分錄)
本期應交所得稅會計分錄說明:
本期應交所得稅是指企業在本會計期間內根據稅法規定應交納的所得稅。
根據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和應納稅所得額,企業需要在賬務上記錄本期應交所得稅的金額。
會計分錄的金額根據企業實際情況而定,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情況:
1. 當企業實際所得稅與應交所得稅不相等:
借:所得稅費用(或所得稅費用-當前期和以前期間未實現稅收抵免)
貸:應交所得稅
該會計分錄用來記錄企業實際應交所得稅與稅務部門核定的應交所得稅之間的差異。
2. 當企業預繳所得稅:
借:所得稅費用(或所得稅費用-當前期和以前期間未實現稅收抵免)
貸:預付所得稅
預繳所得稅是企業在稅務部門規定的時間內提前繳納的所得稅,企業在賬務上記錄預繳所得稅的金額。
3. 當企業未實現稅收抵免:
借:所得稅費用-當前期和以前期間未實現稅收抵免
貸:未實現稅收抵免準備
企業會在賬務上記錄未實現稅收抵免的金額,以遵守稅務規定。
請注意,具體的會計分錄應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和會計政策而定。在實際操作中,建議咨詢專業會計師或稅務專家以確保準確性和合規性。
舉例回答:
以某公司為例,該公司在本會計期間內需繳納的應交所得稅為100,000元,預繳所得稅為50,000元,未實現稅收抵免為20,000元。
1. 記錄實際所得稅與應交所得稅不相等的差異:
借:所得稅費用-當前期和以前期間未實現稅收抵免 20,000元
貸:應交所得稅 20,000元
2. 記錄預繳所得稅:
借:所得稅費用(或所得稅費用-當前期和以前期間未實現稅收抵免) 50,000元
貸:預付所得稅 50,000元
3. 記錄未實現稅收抵免:
借:所得稅費用-當前期和以前期間未實現稅收抵免 20,000元
貸:未實現稅收抵免準備 20,000元
以上是在該公司情況下的會計分錄示例,實際的會計分錄需要根據公司的具體情況和會計政策來確定。
- 5分鐘前學員提問:學會計的基本條件和學歷要求?
- 8分鐘前學員提問:會計培訓班要多少錢一般要學多久
- 9分鐘前學員提問:會計實操培訓班大概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