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初級會計科目初級會計實務第二章會計基礎
1.得分:7分左右;課時:8小時。
2.題型: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
3.重要性:
4.主要是:本章是會計基礎理論知識,包括會計要素及其確認和計量、會計科目和借貸方法、會計憑證和賬簿、財產檢查、會計程序、成本和管理會計基礎、政府會計基礎。
掌握:借出方法、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及會計處理程序、財產清查分類及方法、清查結果的會計處理;
熟悉:會計要素及其分類、會計計量屬性、會計等式;
理解:會計科目和賬戶的分類,成本會計基礎,管理會計基礎,政府會計基礎。
5.測試站點框架:
會計要素是會計對象的分類,為會計核算提供類別指標。但是,特定主體的經濟業務發生后,不僅要求提供由會計要素概括的數量變化,還要求提供一系列分類指標和特定的會計信息,以反映該會計主體在特定時間的財務狀況和特定時期的經營成果。因此,需要在會計要素指標下進行三級劃分,細分后的每個具體項目都需要一個名稱,就是會計科目。
會計科目,簡稱科目,是對會計要素進行分類的項目,是進行會計核算和提供會計信息的基本單位。
1.反映經濟分類
會計科目可分為六類:資產、負債、共同科目、所有者權益、成本和損益。每一種會計科目都可以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為若干具體的科目。
(1)資產賬戶:是對資產要素明細進行分類和核算的項目。根據資產的流動性,分為反映流動資產的賬戶和反映非流動資產的賬戶。
反映流動資產的科目主要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預付賬款、應收賬款、原材料和庫存商品。
反映非流動資產的科目主要包括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在建工程。
(2)負債:對負債的具體要素進行分類和核算的項目,按負債的償還期限分為反映流動負債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動負債的科目。
反映流動負債的科目主要包括短期借款、應付賬款、應付職工薪酬和應交稅費。
反映非流動負債的科目主要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
(3)共同科目:既有資產又有負債的科目,主要包括清算資金、貨幣匯兌、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項目。
(4)所有者權益賬戶:是對所有者權益的具體要素進行分類核算的項目,主要包括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其他綜合收益、盈余公積、本年利潤、利潤分配、庫藏股等。
(5)成本科目:可歸屬于產品生產成本、人工成本等的分類核算項目。主要包括“健康”
生產成本、制造成本、合同取得成本、合同履行成本、研究開發支出等科目。
(6)損益類科目:是對收入、費用等要素進行分類核算的項目。
反映收入的科目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反映費用的科目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2.根據所提供信息的詳細程度及其控制關系。
會計科目根據其提供信息的詳細程度及其控制關系,可分為總分類科目和明細分類科目。
(1)總賬賬戶:也稱總分類賬戶或一級賬戶,是對具體會計要素進行分類并提供匯總信息的賬戶。
借貸法下,賬戶的左方為借方,右方為貸方。所有賬戶的借方和貸方按相反方向記錄增加數和減少數, 即一方登記增加額,另一方就登記減少額。
通常情況下,資產類、成本類和費用類賬戶的增加記“借”方,減少記“貸”方;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和收入類賬戶的增加記“貸”方,減少記“借”方。
【記憶口訣】資成費借+ 其余相反
【難點提示】“借”“貸”只是純粹的符號(沒有實際意義)。屬于會計上的專業術語,用來標明的方向。“借”表示增加還是“貸”表示增加,取決于賬戶及經濟的性質。
(1)資產類和成本類賬戶的結構在借貸法下,資產類、成本類賬戶的借方登記增加額;貸方登記減少額。期末余額一般在借方。其余額計算公式為:
期末借方余額=期初借方余額+本期借方發生額-本期貸方發生額資產類和成本類賬戶結構用T 型賬戶表示,如下圖所示。
(2)負債類和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的結構在借貸法下,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的借方登記減少額;貸方登記增加額;期末余額一般在貸方。其余額計算公式為:
期末貸方余額=期初貸方余額+本期貸方發生額-本期借方發生額負債類和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結構用T 型賬戶表示,如下圖所示。
(3)損益類賬戶的結構
損益類賬戶主要包括收入類賬戶和費用類賬戶。在借貸法下,收入類賬戶的借方登記減少額;貸方登記增加額。本期收入凈額在期末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用以計算當期損益,結轉后無余額。
收入類賬戶結構用T 型賬戶表示,如下圖所示。在借貸法下,費用類賬戶的借方登記增加額;貸方登記減少額。本期費用凈額在期末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用以計算當期損益,結轉后無余額。費用類賬戶結構用T 型賬戶表示,如下圖所示。
【總結】賬戶結構方向:
2.借貸法的規則
借貸法的規則是“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