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關于會計分錄的文章,就和大家聊聊如何寫毀損商品的會計分錄,以及壞賬損失中會計處理分錄對應的會計知識點,希望能幫助會計朋友學習。
1.貨物報損如何入賬?
2.庫存商品毀損的會計分錄有哪些?
3.固定資產毀損如何進行會計分錄?
4、銷售商品毀損的會計分錄
一般來說,報損商品是指在銷售過程中,因變質、超過保質期、破損、外包裝破損(破損、滲漏、嚴重變形)或零部件有缺陷等質量問題,必須打折或報廢的商品。
1.完工入庫產品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
貸款:貨物和材料的庫存。
借:原材料
貸款:管理費
2.如果是未完工程,廢品損失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浪費損失
貸項:生產成本報廢
借:原材料
貸:廢品損失
3.損失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生產成本
貸:廢品損失
4.如果是半成品,如果廢品損失沒有單獨核算,則不需要在會計分錄中反映剩余材料的價值,如下:
借:原材料
貸:生產成本
擴展數據
商品損失報告的意義
1.當計算機中的虛擬庫存與真實倉庫中的庫存不一致時使用。
2.比如電腦里有10件物品,實際上是9件,就要掛失。
3.在掛失單中選擇商品,直接填寫實際庫存數,過賬即可。現在電腦里的庫存和實際庫存是一樣的。
參考百度百科-商品掛失
庫存商品毀損,賬務處理:
1.在處理之前批準條目
借方:待處理流動資產的損失和溢余
貸款:庫存商品
貸:應納稅款——,進項稅轉出(如未取得原稅票,無需轉出)。
2、經批準后,根據損失原因。轉入管理費用或營業外支出。
:
一、庫存商品:
庫存商品是指企業已完成全部生產過程,驗收入庫,符合標準規格和技術條件,可按合同規定的條件發給訂貨單位,或可作為商品銷售的產品,以及已采購或委托加工,驗收入庫待售的各類商品。
企業應設置“庫存商品”科目,核算庫存商品的增減及其余額。商品驗收入庫時,應由“生產成本”科目轉入“庫存商品”科目。對外銷售庫存商品時,根據不同的銷售方式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在建工程和其他接收存貨的商品,應按其成本進行轉移。
庫存商品[1]應按企業庫存商品的種類、品種、規格設置明細賬。如有企業零售部門存放待售商品、送展銷商品、已發出但尚未收回的商品,應單獨設置明細賬進行核算。庫存商品的明細賬一般采用數量金額公式。
實行銷售價格金額核算的商品零售企業,應按負責人設置庫存商品明細賬。它的格式一般是三欄式,只記錄售價,不記錄數量。由于庫存商品是按售價銷售的,為了隨時了解庫存商品的實際價值,同時便于月末實物負責人對銷售商品的差價進行統計,也可以采用“庫存商品”和“庫存商品差價”明細分類賬合并的方法,設置“庫存商品和庫存商品差價”明細分類賬。
二、溢出會計:
商品存貨溢余的會計處理與商品采購溢余的會計處理基本相同。在查明原因之前,應通過“待處理財產損失溢余——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溢余”科目調整“庫存商品”科目的賬面記錄,然后再調整“存貨”科目的賬面記錄
借方:銀行存款/原材料/其他應收款
貸款:固定資產清算
4.銷售后應繳納的營業稅。
借:固定資產清算
貸款:應交稅費_應交營業稅(售價 5)
5、結轉凈損失(或凈收益)
借方:營業外支出_凈損失處置常經營)
營業外支出_非常損失(非正常原因)
長期待攤費用(準備期發生)
貸款:固定資產清算
擴展數據
注意:
1.環保設備和安全設備也應確認為固定資產。
2.固定資產各組成部分使用壽命不同或者以不同方式為企業提供經濟利益,適用不同折舊率或者折舊方法的,應當將各組成部分分別確認為一項單獨的固定資產。
3.工業企業持有的備件、維修設備等資產通常確認為存貨,但有些備件、維修設備需要與相關固定資產結合才能發揮作用,如民航運輸企業的高價周轉件等,應確認為固定資產。
參考百度百科-固定資產
如果損壞發生在銷售前的運輸中,是自然災害造成的,則會計處理的分錄是:
借:營業外支出
貸款:庫存商品
如果在銷售前的運輸中發生損壞,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則會計處理的分錄為:
借:管理費
貸款:庫存商品
擴展信息:
新《企業會計準則》對庫存商品的會計要求如下:
1.本科目核算企業存貨中各種商品的實際成本(或進價)或計劃成本(或售價),包括存貨中的產成品、外購商品、存放在銷售部門待售的商品、陳列商品和存放在外面的商品。
來料加工制造的替代產品和為其他單位加工修理的替代產品,在制造修理驗收入庫后,作為企業的產成品,也通過本科目核算。
企業(房地產開發)開發產品,可以將本科目改為“1405產品開發”科目。
企業收獲的農產品(農業)可改為“1405農產品”作為科目。
二、本科目可根據庫存商品的種類、品種和規格進行明細核算。
三、庫存商品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生產的產成品一般應按實際成本記帳。產成品入庫和出庫時,只記錄數量,不記錄金額,期末(月)計算入庫產成品的實際成本。
生產完工驗收入庫的產成品,按其實際成本,借記農產品等科目,貸記生產成本、消耗性生物資產、農業生產成本等科目。
產品種類繁多,也可以根據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對于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之間的差異,可單獨設置“產品成本差異”科目,與“材料成本差異”科目進行對比核算。
采用實際成本進行產品日常核算的,可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認定法計算確定發出產品的實際成本。
對外銷售產成品(包括分期銷售產成品),結轉銷售成本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采用計劃成本核算的,發出產品還應結轉產品成本差異,將發出產品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二)購入商品以買價核算的,在商品到貨驗收入庫后,按商品的買價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在途商品”等科目。委托其他單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應按商品的進價借記本科目,貸記“委托加工材料”科目。
如果購入的商品按銷售價格入賬,應按商品的銷售價格借記本科目,貸記本科目
對外銷售商品(包括分期銷售的商品),結轉銷售成本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采用進價進行商品日常核算的,可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認定法計算確定發出商品的實際成本。如果采用售價進行核算,還應結轉應分攤的商品購銷差額。
(3)企業(房地產開發)開發的產品達到預定可銷售狀態時,按實際成本借記“開發產品”科目,貸記“開發成本”科目。期末,企業結轉開發產品對外轉讓、銷售和結算的實際成本,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開發產品”科目。
企業將開發經營設施用于本企業從事第三產業的經營場所,應作為自用固定資產處理,并按經營設施的實際成本,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開發產品”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庫存商品的實際成本(或進價)或計劃成本(或售價)。
參考百度百科-庫存商品
通過以上對商品毀損的會計分錄和壞賬損失的會計處理分錄如何寫的講解,相信作為會計的你一定深有體會。如果你不能解決你的會計分錄,你可以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