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補貨、退貨、換貨的情況,對于商家來說更是如此。那么,如何應對這些情況呢?今天就用案例給大家分析一下,一起學習。
《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第九條規定:“企業銷售已確認銷售收入的商品,發生銷售退回的,應當沖減當期銷售收入。如果銷售退貨是資產負債表日后的事項,《企業會計準則第29號—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將適用。”
銷售退貨應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賬務處理:
1.本年未確認收入的銷售退回,按照“發出商品”科目所記錄的商品成本金額,借記“庫存商品”科目,貸記“發出商品”科目。
2.對于本年度已確認收入的銷售退款,應在發生時沖減本期銷售商品收入,沖減本期銷售商品成本。
3.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
涉及損益的事項,用“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增加以前年度利潤或減少以前年度虧損的調整,應貸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反之,借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
與利潤分配調整有關的事項,直接在“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核算。
對于不涉及損益和利潤分配的事項,調整相關科目。
【案例分析】
(1)醫藥工業公司,2019年有銷售行為,甲類藥品10000片。2020年7月,對方想退2000塊,卻自己銷毀了毒品。當時收到了退貨協議和說明報告,領導批準了,出了負輸出。
問:實際商品還沒有退。誰對這種產品的損失負責?結轉成本怎么處理?
2000退回賬戶處理如下:
1.開具紅字發票沖抵收入;
借方:應收賬款(紅字)
貸款:主營業務收入(紅字)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紅色)
2.同時降低成本結轉:
借方:主營業務成本(紅字)
貸:產成品(紅字)
3.報損減庫存:
借:未決財產的損失和溢出。
貸項:成品
4.損失審批處理:
借:其他應收款(負債債權等。)
管理費用
貸款:待處理財產的損失和溢余。
(2)甲公司2018年12月銷售一批貨物給乙公司,取得收入5萬元(不含稅,增值稅稅率16)。A公司發出商品后,已按正常情況確認收入,結轉成本3萬元。年末尚未收到貨款,A公司未對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2019年1月18日,該批商品因產品質量問題被退貨。某公司2019年4月30日發布2018年財報。
問:大年三十退貨怎么處理?
會計處理如下:
3月18日,銷售收入完全抵消:
借:應收賬款(58,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5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8,000)
2.同時沖減成本結轉:
借方:以前年度損益調整(30,000)
貸款:成品(30,000)
3.調整應納所得稅: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5,000。
貸:上年損益調整五千。
4.“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余額轉入未分配利潤:
借方: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1.5萬。
貸:上年損益調整1.5萬元。
收入確認后發生的銷售折扣應直接沖減當期的銷售收入,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除外(沖減以前年度的銷售收入)。會計分錄如下:
借方: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款:應收賬款/銀行存款
(3)甲公司向乙公司購買煤炭20萬噸,每噸價格15萬元,貨款300萬元。合同約定,B公司煤炭不達標,A公司扣貨款20萬元。結果,B公司的煤炭經檢測不合格,但B公司與A公司協商,要求不要扣除60萬元貨款,反而,
方法:補貨4萬噸,不開發票,不付款,企業B作為銷售處理。
會計分錄:
企業接收補貨。
借:庫存商品
貸款:主營業務成本
b企業發放補貨。
借:主營業務成本——補貨
貸款: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本文為薛樂薛佳樂嘉學校原創文章。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于補貨、退貨、換貨的稅務及會計處理,請關注《補貨、退貨、換貨發票及賬務處理》的網校課程,只需49元就能教你如何熟練處理各種相關稅務情況!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