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清算期間的會計處理方法
企業終止經營活動后,進入清算期。這時候會計處理應該怎么做?以下是薛為您整理的企業清算期會計處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企業清算期的會計處理
清算是指因企業破產、解散、撤銷,終止正常經營活動,依照法定程序收回債權、清償債務、分配剩余財產的行為。根據稅法規定,納稅人依法進行清算時,應當照章繳納企業所得稅。此時,企業會計部門應及時處理相關稅務問題。
1.商品銷售收入。
按實際收回的金額和收取的增值稅,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根據賬面價值與銷售收入的差額,借記(或貸記)“清算損益”科目;根據賬面價值,貸記“材料”、“產成品”等科目;根據征收的增值稅,貸記“應交稅金3354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小規模納稅人企業貸記“應交稅金3354應交增值稅”科目)。
對因破產、關閉、解散等原因停止購買商品而僅銷售存貨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或為維持銷售存貨業務而僅購買水、電的,可按實際消耗扣除期初存貨的稅額。申請按消耗量抵扣期初進項稅額,需提供有關部門批準破產、關閉、解散的文件和資料,并報稅務機關批準。
納稅人期初存貨未抵扣的稅款,進項稅額大于銷項稅額后未抵扣的部分,稅務機關不予退還。
2.破產費用的會計處理
支付的破產清算費用,如清算時職工的生活費,管理、變賣和分配破產財產所需的費用,破產案件的訴訟費用,清算時企業設施設備的維修費用和評估費用,為債權人的共同利益支付的其他費用(包括債權人會議費用、破產企業討債的差旅費和其他費用),應按實際發生額借記“清算費用”科目,貸記“現金”科目。
3、出售機器設備、房屋等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
按實際銷售收入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賬面價值借記(或貸記)“清算損益”,貸記“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等科目。轉讓相關資產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借記清算損益科目,貸記應交稅費科目。
轉讓廢舊固定資產應繳納增值稅:單位和個體經營者銷售其征收消費稅的廢舊游艇、摩托車、汽車,無論銷售者是否為一般納稅人,均按簡易辦法減半征收4的稅率繳納增值稅,不允許開具專用發票,其他屬于貨物的廢舊固定資產暫免征收增值稅。
4.加工銷售產品等應納的消費稅。
借記清算損益科目,貸記應交稅金科目。根據增值稅、消費稅等流轉稅計算應繳納的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借記清算損益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和其他應付款——應交教育費附加科目。
5.清算期間取得的其他業務收入。
按照實際收入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清算損益”科目;發生的稅金等費用,借記清算損益科目,貸記應交稅金科目。
6、商標權、專利權等資產的轉讓。
按實際出售收入,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借記(或貸記)“清算損益”,貸記“無形資產”等科目
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積極納稅。破產企業財產的清算順序為:破產費用-職工安置費用-所欠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所欠稅款-破產債權。
8.預扣所得稅
扣繳所得稅以實際收入為納稅人,以支付人為扣繳義務人。稅款由付款人從每次付款中扣繳。因此,納稅人在計算應付利潤(股息)、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時,應按照應付全額借記利潤分配、財務費用、管理費用等相關科目,按照應付全額扣除預扣所得稅后的余額貸記應付利潤、預提費用、其他應付款等科目。費用實際支付時,借記“其他應付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9.(1)計算應納所得稅和清算收入納稅時,編制會計分錄。
借方:所得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貸款:銀行存款
(2)所得稅結轉清算收入時,編制會計分錄。
借:清算收入
貸項:所得稅
10.自企業破產宣告終止之日起15日內,持有關證件向原稅務登記機關申請注銷稅務登記。同時向稅務機關結清應繳納的稅款、滯納金和罰款,退還已領購但未用完的發票和發票領購簿,以及稅務機關開具的所有單據。
企業清算收入的稅務處理
納稅人依法進行清算時,清算后的清算所得,應當依照所得稅條例的規定繳納所得稅。企業清算的所得稅處理,是指企業不再繼續經營,結束自己的經營,處置資產,償還債務,向所有者分配剩余財產時,清算收入、清算所得稅、股利分配等事項的處理。根據國稅發[2009]60號),企業清算的所得稅處理包括以下內容:所有資產應當按照可變現價值或者交易價格確認,確認資產轉讓的利得或者損失;確認債權清算和債務清償的利得或損失;變更持續經營會計原則,對預提或遞延性質的費用進行處理:依法彌補虧損,確定清算收益;計算并繳納清算所得稅;確定剩余財產、應付股利等?梢苑峙浣o股東。
企業應將清算收入作為一個獨立的納稅年度進行計算,具體計算方法如下:(1)所有清算財產損益:存貨實現損益不是存貨實現損益;(2)清算收益=企業全部資產的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扣除資產計稅基礎、清算費用和相關稅費后的余額,加上債務清償損益,為清算收益;
(3)清算所得應納稅額=清算所得適用稅率;
(4)剩余資產=企業全部資產的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減去清算費用、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用和法定補償金、清算所得稅、以前年度欠稅和其他稅款、支付企業債務、計算按規定可分配給所有者的剩余資產。
公司注銷清算的會計處理
清算組接管公司注銷后,其重新委派的會計人員將處理整個注銷清算過程中產生的經濟業務。
一、取消清算業務增加會計科目。
1.公司清算
本科目借方登記清算組以原公司財產清償的各項負債金額和清算凈損失;貸款人登記清算組從原公司接管的各類資產的賬面價值。本科目清算結束前的借方余額表示未清償的負債金額,清算結束后無余額。
2.清算費用
借方
本科目借方登記原公司待攤費用、遞延資產轉入、清算費用轉入、清算財產凈損失轉入;登記出借人不能支付的債務金額,實現清算財產的凈收益。本科目借方余額為清算凈損失,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借方;貸方余額為清算凈利潤,按規定稅率計提所得稅后,余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貸方。
二、取消清算業務的賬務處理
(1)清算業務的會計處理
1.清算組對被注銷公司進行全面的財產清查,假設清查結果與被注銷公司提供的資料一致。清算組接管公司的全部資產,并作出會計分錄:
借款:現金、銀行存款、短期投資、拆出資金、信托貸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待攤費用、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凈值)、無形資產、遞延資產等。(所有資產類別)。
貸款:公司清算
2.清算資產
(1)假設已變現資產存在損失,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清算損益
貸款:固定資產(或應收票據、無形資產等。)
(2)假設變現資產產生利潤,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款:固定資產(或應收票據、無形資產等。)
清算損益
(3)假設應收票據貼現,短期貸款優先。
借:公司清算
清算損益
貸項:應收票據
3 .待攤費用和遞延資產,不能變現的,直接轉入清算損益科目。
借:清算損益。
貸款:預付費用
遞延資產
4.支付清算費用
借:清算費用——-工資、費用、差旅費、辦公費、水電費、其他。
貸:銀行存款
現金
還清債務
借:公司清算
貸:銀行存款
6.清算損益的結算
(1)結轉已實現的損益
如果是損失,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清算損益。
貸款:已實現損益
如果盈利,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實現損益
貸:清算損益
(2)結轉清算費用
借:清算損益。
貸:清算費用
7.結轉過渡性賬戶
結轉清算凈損失,結清“公司清算”科目。
如果是凈損失,作如下分錄:
借:公司清算
貸:清算損益
如果是凈利潤,應按照法定稅率計提所得稅,并作如下分錄:
借:清算損益。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結清清算凈收益,并作如下分錄:
借:清算損益。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清算結束后,有清算凈利潤時(一般不會發生),原公司因違規經營被撤銷的,清算凈利潤上交財務;原公司因經營期滿或章程規定而自然解散的,清算凈利潤按投資者出資比例分配。
(2)撤銷公司原賬簿的會計處理
1.當清算組接管資產時。
借:清算組接管資產。
貸款:現金、銀行存款、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固定資產凈值、無形資產等。(所有資產類別)。
2.變現資產,如優先清償債務,以抵銷資產抵減債務。
借:短期貸款
長期借款
應付賬款等
貸款:清算組接管資產。
3.還債時
借款:應付工資、應付稅款、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賬款等。
貸:注銷組接管資產。
4.關閉過渡賬戶
如果清算凈損益為虧損,作如下分錄:
借方: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款:清算組接管資產。
如果清算凈損益是利潤(扣除所得稅后),作如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