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過這個,但我不是上市公司。呵呵,我也是先拿“其他應收款”賬,等有利潤分配的時候再核銷。年末借其他應收款——將股權分紅預分配給銀行存款。進行利潤分配時,我借利潤分配——給股東分紅,借利潤分配——給股東分紅。通過從其他應收款——中借入應付利潤來預分配股權股利肯定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果有實際損失,就會出現問題。另外稅務部門也有意見,因為分紅應該是稅后利潤,“預分紅”,收益還沒有形成!會計準則沒有直接規定和說明不能進行預分紅,也沒有預分紅的概念。如果認為“股息”這個概念違反會計準則,是否加上“預”字就不好說了,這就是與稅收的爭議。
1.提取時借: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貸: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貸:利潤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積貸:盈余公積-結轉任意盈余公積: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貸: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利潤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積2 .提取股利時借利潤分配——應付利潤貸結轉應付:借未分配利潤貸:利潤分配——應付利潤3。支付股息時借:應付利潤貸:現金、銀行存款中的應交稅金——支付個人所得稅時借:應交稅金——個人所得稅貸:現金、銀行存款。
一、股息的定義
股利是股份公司每年按照其在利潤中所占份額的一定比例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是上市公司對股東的投資回報。股利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是在按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公益金等項目后支付給股東的。股份公司只有在獲得利潤時才能分配紅利。
第二,分紅需要滿足條件
公司發放股利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以當年利潤為基礎的現金分配應符合以下要求:
(1)公司當年盈利;
(2)遞延損失已經彌補并結轉;
(3)提取了10項法定公積金和5-10項法定公益金;
2.除滿足第一項條件外,用當年利潤分配新股還應:
(一)公司前次發行股票已募足且相隔一年;
(二)公司近三年財務會計文件無虛假記載;
公司預期利潤率能達到同期銀行存款利潤;
3.除滿足第2項盈余公積轉增股本條件1-3外,還需:
(一)公司近三年盈利,可以向股東分紅;
(二)分配后法定公積金的留存額不得低于注冊資本的50;
(3)此外,根據《公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相關規定,上市公司分紅派息必須由董事會提出,并按法定程序召開股東大會進行審議表決,且需經出席股東大會的股東所代表的1/2現金分配方案或2/3分紅分配方案的表決權通過方可實現。
第三,分紅形式
股東可以通過三種形式實現分紅權:
1.用上市公司當年利潤分配現金;
2.用公司當年利潤分配新股;
3.將公司的盈余公積金轉為股本。
四、股利的財務處理:
1.股東大會通過分紅方案并宣布分紅時:
借方:利潤分配-股利分配(分配現金和新股時,如盈余公積轉增股本,借方為盈余公積)
貸款:應付股利(或應付利潤)
實際派遣:
借:應付股利(或應付利潤)
貸款:銀行存款
實際分配新股或增加股本時:
借:應付股利(或應付利潤)
貸款:股本
股東分配股利的會計分錄:股利準備:借方:利潤分配-應付股利
股利是股份公司每年按照其在利潤中所占份額的一定比例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是上市公司對股東的投資回報。分紅是按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公益金等項目后,將當年收益分配給股東的一種方式。通常情況下,股東在獲得股息后,會繼續對企業進行投資,以實現復利。
:
分紅權的實現條件
分紅權的實現是有條件的:
1.用當年利潤分配現金必須符合以下要求:公司當年有利潤;遞延損失已經彌補并結轉;提取了十項法定公積金和五至十項法定公益金。
2.除第一個條件外,以當年利潤分配新股還必須符合以下要求:公司前次股份已足額募集且相隔一年;公司最近三年的財務會計文件沒有虛假記載;公司預計利潤率達到同期銀行存款利率水平。
3.除第二個條件外,公司還必須符合以下要求:公司最近三年連續盈利,可以向股東分紅;分配后,法定公積金的留存額不得低于注冊資本的50。
股東分紅的形式
一般來說,股東可以通過三種形式實現分紅權:
1.用上市公司當年利潤分配現金;
2.用公司當年利潤分配新股;
3.將公司的盈余公積金轉為股本。
環球常青藤友情提示:以上為【如何對股東分紅做分錄?]問題的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