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魏松
不用洗,不用選,直接下鍋,省時省力又好吃。疫情期間,半成品菜成了百萬居民的心頭好。
記者近日從盒馬鮮生、天貓超市等網絡零售商了解到,疫情期間,半成品、熟食銷售火爆,部分餐飲企業和零售商也加大了產能。
“目前新上架的Aauto快菜銷量增長很快。在廣東,最受歡迎的是廣式雞煲、椒鹽五花雞和姜炒鴨。”盒馬工場廣東區負責人小源展示。
結合當地口味開發半成品菜品。
疫情期間,人們不得不在家解決一日三餐。對于不會做飯或者想換換口味的消費者來說,熟食和半成品菜就成了選擇。通常半成品菜的主要消費群體是忙碌的白領和“廚白”,這也是“懶人經濟”的產物。
盒馬上游合作企業負責人陳誠表示,半成品菜并不是新鮮事物。在發展初期,主要以餐飲企業逢年過節推出的禮盒半成品菜的形式進行銷售,用于贈送。后來主要生產凈菜,主要大量供應餐飲業;現在的菜品、口味、包裝形式日益多樣化,炒菜、燉菜、鍋具等花樣層出不窮,質量越來越高,消費越來越大眾化。
在品種上,開發團隊針對當地家庭的高頻餐桌菜和市場上流行的餐飲菜品,結合各地的喜好進行開發,如深圳的姜汁炒鴨、武漢的炸丸子、北京的宮保雞丁等。魚、貝、臘腸等水產品由門崗人員宰殺、洗凈、切塊,配以蔥、姜。對于初級農產品,通過切塊、去皮、真空包裝,開發出一系列的凈菜。
陳誠介紹,江浙滬一帶喜歡吃春卷,家里做春卷的面團比較麻煩,所以以半成品的形式出售很受歡迎,可以回家直接油炸。盒馬作坊黃豆芽肉絲春卷多的時候,一天能賣近6萬塊。這種點心必須用手工包,所以需要大量的人力。
一些餐飲企業從線下用餐轉到線上銷售半成品,只需要兩天時間。
屠夫牛排館在疫情發生前主要為消費者提供用餐服務。和很多餐飲企業一樣,它在春節前期備貨很多。疫情爆發后,營業額一度下降到15%,大量牛肉庫存無法消耗。
正因如此,團隊馬上轉變思路,只用了兩天時間,就決定從提供現成的、現成的餐廳餐飲服務,轉變為在網上銷售半成品。到2月22日,全國成交額達到節前的140。
屠夫創始人王干表示,疫情來襲后,及時靈活調整運營模式,加快自身餐飲零售化進程。“我們早就做好了生熟聯動的運營模式,也早就和盒馬打通了鏈接,在特殊時期加快了進程。疫情過去后,我們也會考慮在提供餐飲服務的同時,銷售進口牛排食材。”
類似的餐飲公司還有廣州酒家。廣州酒家市場部經理告訴記者,廣州酒家一直是兩條腿走路,即大廳就餐和利口福產品零售。“疫情期間,很多電商平臺都把利口福冷凍零食賣完了,利口福工廠春節加班加點保證供應。”
長期關注消費領域的麥星投資董事總經理表示,日本的半成品市場已經非常成熟。2019年,中國每家每戶消費的半成品蔬菜市場規模僅為日本2004年的5%左右。
這次疫情間接推動了經濟、衛生、方便的半成品蔬菜在國內市場的擴大。研發型新零售超市。d能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