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樂家2019年大三《專業相關知識》第三部分第二章(債權投資)第四節知識點總結。2020年還沒有開始備考的同學可以參考以下,提前學習。學樂家會陸續為你更新其他章節,請繼續關注!
第五講債權投資
第四節債權投資
知識點:以攤余成本計量的資產概述。
1.以攤余成本計量的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認定:
(1)企業管理該資產的商業模式以收取合同現金流(如利息和本金)為目的;
(2)資產的合同條款規定,特定日期產生的現金流量只是本金的支付和基于未支付本金金額的利息(即按照合同約定在一定時間結清利息和本金)。
2.主題設置
(1)債權投資成本——:面值
(2)債權投資利息調整——:溢余和折價及相關交易費用。
(3)債權投資應計利息——:未到期利息(如一次性還本付息債券到期)。
[提示]
付息期尚未收回的應收利息(如分期還本的債券)應計入“應收利息”。
知識點:債權投資的會計處理
(1)獲得
1.初始確認金額:公允價值相關交易費用;剔除已到付息期但尚未收到的債券利息(計入“應收利息”)——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資產”相同。
[提示]
在“公允價值相關交易費用”中,面值計入“成本”,其余計入“利息調整”。
2.會計分錄
借方:債權投資——成本(面值)
——利息調整(溢價交易成本,向后擠壓)
應收利息(自付息期以來未收取的利息)
貸款:銀行存款等。(實際支付價格)
債務投資的利息調整——(貼現-交易成本,向后擠壓)
收入
1.持有期間,債權投資按照實際利率和攤余成本確認的利息收入(實際利息)計入投資收益。資產負債表日,債務投資應當以攤余成本計量。
(1)實際利率是將未來收回的債券本息價值折算為初始確認金額的折現率,一般應在取得該類資產時確定,并在以后期間保持不變。
(2)利息收入(實際利息)=初始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3)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本金累計攤銷金額-累計損失準備。
如果不考慮提前償還本金和減值損失等因素,則:
一次性還本付息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期實際利息。
[提示]
隨著到期日的臨近,攤余成本逐漸接近債券的到期價值。
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債券按面值償還。因此,隨著到期日的臨近,攤余成本逐漸接近面值,即溢價債券攤余成本逐漸降低,折價債券攤余成本逐漸增加。
一次性還本付息的債券到期時,采用單利還本付息的方式償還。因此,隨著到期日的臨近,攤余成本將逐漸向單利、本金和利息逼近,即逐漸增加。
以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債券為例:
(1)溢價債券:票面利率& gt實際利率,息票利息& gt真正的興趣。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期實際利息-本期息票利息。
=期初攤余成本-本期保費攤銷。
(2)貼現債券:票面利率& lt實際利率和票面利息& lt實際利率。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期實際利息-本期息票利息。
=攤余成本期初折扣本期攤銷額。
2.分期付息的債權投資收益
1.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當將整個期間內預期信用損失的變動金額作為減值損失或收益計入當期損益。
2.企業只將預計信用損失在初始確認后整個期間的累計變動金額確認為損失準備。
(4)成熟度
借:銀行存款
貸款:債權投資成本——。
——應計利息
應收利息
以上均來自教師網校2019年輔導班老師。成為付費學生可以查看更多講義、練習和課程!網校老師幫你抓住重點,細化考點!去開始吧!立即購買
相關閱讀:
知識點:初級《專業相關知識》各章節知識點總結。
今年,《必刷金題》薛樂薛佳樂嘉學校推出了“夢想成真系列”輔導!預售中,同學們,快來行動吧!買家《必刷金題》還提供了考試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