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拉了一個學生學習,學校給招生老師提成1500元。近日,一名自稱重慶新余技工學校招生辦副主任的女子撥打本報966966熱線,聲稱要揭露中職學校用備案材料招生的黑幕。
在這段30分鐘的錄音中,一位負責學校招生的人對招生老師表態:“反正學校是拿錢的,多加學生才是硬道理。”
老師:招一個學生,提成1500元。
本月14日晚8點,記者趕到北碚區區委黨校附近,見到了這位老師李(化名)。李老師介紹,2006年初,她經人介紹來到新余技校。5月,初中畢業臨近,學校讓招生辦的老師組織學生。“學校印的名片上的職位是招生辦副主任。”李老師說,按照事先約定的辦法,招生老師的報酬是700元,月薪,加上組織學生的提成。“其實就是招生的人頭費。”
“除了我自己出去,我手下還有兩個老師去各區縣組織學生。”李老師說,按照學校的標準,每帶一個學生來學校,學校會給她提成1500元。這筆錢要等到被介紹的學生交了第一學年的學費后才能發放。
因為還有老師幫她,她要把學校給的1500元提成分給下面的人。李老師說,按規矩,他手下的這些招生老師肯定也有下線幫忙,而且都要層層退錢。
2007年3月,李小姐決定不再繼續“混跡于這個圈子”。
李老師說,觸動她跳出這個圈子的,是她在招生過程中反復看到的貧困學生家庭。“學校有專業保證畢業后在海爾集團工作。學費近5000元/學期。很多孩子想讀書,交不起學費。父母無奈,到處借錢。另外,學校根本不知道會給我打電話,就直接把我的招生老師挖了出來。”
錄音:“多生才是硬道理”
李老師說:“我把和學校招生副校長的談話都錄下來了。談話是按照招生過程中的人數來交提成。”李老師說錄制時間是6月11日。“當時我去新余技校找負責招生的吳佳瓊副校長商量。本來我之前做的很好,為什么還要挖我的招生老師?”
錄音材料長30分15秒,主要是兩個女人之間的對話。“你看,我們去年沒有任何困惑。我們合作了一年.這件事是你和老杜商量出來的,只有你自己和老杜商量。”
記者發現,當李老師詢問吳副校長為何私自挖走自己的招生老師時,對方多次提到一個叫“老杜”的人。李老師解釋說,是“老杜”介紹她到學校當招生老師的。
當錄音播放到15分鐘——15分13秒時,吳副校長說:“作為學校,反正都是要錢的。只要有很多同學在一起,就是硬道理。”后來李老師質問對方:“你直接問老杜,哪一點他給我算,我不跟他合作。我跟你合作怎么樣?”對方馬上說:“我一直在配合你。”
李老師解釋說,所謂的“計點”指的是————組織學生上學,返還現金的標準。
李老師說,2007年學校的“計點”標準上去了:一個學生返還2000元現金,一次帶10個學生來,每人2100元,50多個學生每人2400元。只要學生到校,結清了第一學期的學費,學校就立即支付。本稿件由記者邱錦儀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