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1)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根據長期股權投資準則,該等對子公司的投資應當按照在合并日享有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與支付的現金、轉讓的非現金資產、承擔的債務或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調整資本公積; 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與合并直接相關的費用應當計入當期管理費用。(二)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按照長期股權投資準則,該對子公司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為購買方支付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和企業合并過程中發生的直接相關費用之和。對未來事項有約定,且預計購買日很可能發生未來事項,且對合并成本的影響金額能夠可靠計量的,也應當計入初始投資成本。(三)通過企業合并以外的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通過企業合并以外的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入賬價值的確定與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相同。二。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一)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在取得股權時按初始投資成本計價,以后增加或收回時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此外,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不變。被投資單位宣告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但投資企業確認的投資收益僅限于被投資單位接受投資后產生的累計凈利潤的分配。利潤或現金股利超過上述金額的部分,應作為初始投資成本收回,并減少投資的賬面價值。由于中國企業當年實現的盈余,一般在下一年度分配利潤或現金股利。因此,一般情況下,投資企業當年取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是以投資前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利潤進行分配,一般不作為當期投資收益,而作為投資成本回收。如果投資企業當年的利潤或現金股利有一部分來自被投資單位投資后的盈余分配,仍應作為投資企業當年的投資收益。(二)權益法權益法下,企業進行投資時,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于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應當按照差額增加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計入營業外收入。期末,在確認享有被投資單位凈損益份額時,首先,以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對被投資單位的凈利潤進行調整。然后根據調整后的凈利潤,確定應享有或分享的份額,確認投資損益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被投資單位分配利潤時,應根據被投資單位宣布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計算應分得的份額,并相應減少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當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外的所有者權益發生其他變化時,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應相應調整,并計入所有者權益。三。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轉換(一)權益法向成本法的轉換長期投資由權益法向成本法轉換主要有兩種情況:(1)如果投資企業由于對被投資單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
(2)原對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的投資因追加投資而變更為對子公司的投資的,采用成本法核算,并追溯調整。如果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首先要求按照成本法追溯調整原權益法核算的結果,將調整后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作為合并對價的賬面價值,賬面價值與其公允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如果是同一控制下的合并,要求按照成本法追溯調整原權益法核算結果,以調整后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作為合并對價的賬面價值。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低于被投資企業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差額,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二)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主要有兩種情況:(1)原控股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響,且因追加投資導致持股比例增加,能夠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或者實施共同控制的,應當由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 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或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工具確認和計量》確定的投資賬面價值,作為按照權益法計算的初始投資成本。 (2)因處置投資導致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能力由控制變為重大影響或與其他投資者共同控制的,由成本法轉為權益法核算,按照處置或收回投資的比例結轉至終止確認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四。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及處置(一)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采用成本法核算,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工具確認和計量》處理;其他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一資產減值》處理。(二)處置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與實際購買價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因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而計入所有者權益的,處置該投資時,將原計入所有者權益的部分按比例轉入當期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