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購買甲料500公斤,進價60000元,進項稅7800元,運費400元,以銀行存款支付,原材料入庫。
借:原材料-甲料604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7800
貸款:銀行存款68200。
2.購買材料B 300kg,不含稅,進價3萬元,增值稅稅率13,運費800元。材料還沒有入庫,貨款還沒有支付。借:在途物料-物料B 308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900
貸:應付賬款34700
(1)企業購入并驗收入庫的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按實際成本貸記“材料采購”或“在途材料”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額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2)自制并驗收入庫的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按實際成本貸記“生產成本”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額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委托單位加工并驗收入庫的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按實際成本貸記“委托加工材料”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額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三)用于生產經營的材料,借記“生產成本”、“制造成本”、“銷售成本”、“管理成本”等科目,貸記本科目。銷售材料成本結轉,借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外包單位加工的材料,借記“委托加工材料”科目,貸記本科目。如果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的日常核算,對于發出材料應結轉材料成本的差異,將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采用實際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可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認定法計算確定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
以上說明了如何寫外購材料的會計分錄。從文章中我們可以知道,如果采購的原材料沒有通過在途物料入庫,這一點在文章中已經有了詳細的解釋,那么還有不清楚的朋友可以咨詢我們的問答;一個老師,我們的老師會幫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