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新手入門知識》由會員分享,可以在線閱讀。更多關于《會計新手入門知識(4頁珍藏版)》的信息,請在閱讀根庫中搜索。
1.借貸法借貸法借貸法是復式記賬法的一種,通常也叫復式記賬法。它是以“資產=負債的所有者權益”為理論基礎,以“借”和“貸”為符號,以“有借必有貸,貸必對等”為規則的復式記賬法。例L:某公司用現金7500元購買材料,則庫存現金減少7500元,而原材料增加7500元。多么巔峰啊!手頭現金的減少等于原材料的增加。例2:甲公司購買固定資產15000元,支付庫存現金3000元,支付銀行存款12000元。貸款方式下,L國固定資產增加15000元,庫存現金減少3000元,銀行存款減少12000元(合計15000元)。貸款方式也要適用于H寸。
2、應注意以下幾點。(1)“借”和“貸”這兩個詞僅用作符號。“借”和“貸”這兩個詞并沒有各自的含義,而是表示增加或減少的意思。一定要記住,上面兩組有相反的借用意義。(2)“有借必有貸,貸必等額。”這是借貸法的規定。有借方就一定有貸方,借貸雙方的金額必須相等。下面的例子說明了如何使用貸款方法。前述例子L:某公司用庫存現金購買材料,庫存現金減少7500元,存貨屬于金屬資產范疇。“借款”是減少的意思,所以應記為借款7500元;同時原材料增加7500元,原材料也屬于資產科目。“借”是增加的意思,要借記7500元。即:借:原材料7500(增)貸:庫存現金7500(減)。我們可以清楚上面的符號。
3.三點:什么科目;賬戶金額是增加還是減少;增減多少。這種表述叫做會計分錄。上面提到的例子2:購買固定資產15000元,屬于資產類。“借”表示增加,應借記15000元;現金和銀行存款分別減少3000元和12000元。兩個營業日是資產營業日,貸款表示減少。庫存現金應貸記3000元,銀行存款12000元。其會計分錄為:上述3000元,12000元=15000元,符合借貸必須對等的原則。例3:某公司采購一批貨物共計8萬元,貨款未支付。如果購貨方購入一批商品,即存貨商品增加8萬元,存貨商品是資產科目,如果注明增加,應借記8萬元。當貨款未付時,公司負債增加,即應付賬款增加,屬于負債范疇。
4.貸款人表示增加的,貸記8萬元。該經濟業務的會計分錄為:借記:庫存商品80,000(增加);貸:應付賬款8萬(增加)。例4:某公司以現金1000元購買辦公用品。辦公用品是管理費用,管理費用增加。如果費用科目的“借”表示增加,應借記1000元;在庫存金屬資產的情況下,如果貸款表明減少,庫存現金應貸記1000元,庫存現金應減少到1000元。其會計分錄為:借:管理費用、辦公費1000(增加),貸:庫存現金1000(減少)。例5:投資人投入80萬元,銀行已收到。訣竅是介紹,在進行會計分錄時,如果有困難,首先要確定容易的一方,剩下的就是對應的一方。像這種經濟業務,我們很容易確定銀行存款是資產。
5.另一方面,如果意味著增加,則應借記銀行存款80萬元。按照“有貸必有貸,貸必等額”的規則,剩下的80萬記入貸方。應該學分什么科目?企業收到的投資應為實收資本的增加,因此其會計分錄如下:借方:80萬元I
6、10萬元,直接還銀行貸款。公司收到應收賬款時,應核銷應收賬款,即應收賬款減少10萬元,應收賬款屬于資產類,貸款表示減少,應貸記10萬元。償還銀行貸款說明銀行貸款在減少,銀行貸款就是負債。借款表示減少,銀行借款應借記10萬元。會計分錄為:借:100,000銀行借款(減少)貸:100,000應收賬款(減少)。從例L例7可以看出,借貸雙方都是“必有貸,貸必相等”,但借貸雙方有時會有所增加。有時是兩邊都增加,比如例3,例5,例6;有時兩邊都減少,如例7。可見這是不規范的,新手不要走進這個死胡同。掌握會計分錄可以為制作會計憑證打下堅實的基礎。因為會計分錄是會計憑證的主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