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同學問,非共同控制下的控股合并會計如何處理?薛為同學們整理了非共同控制下控股合并的相關會計分錄,補充了控股合并與吸收合并的區別。有興趣的同學來看看吧。
1.通過支付資產實現的企業合并
借:長期股權投資B=A
貸款:庫存現金、營業收入等。[已支付綜合對價的公允價值] A
2.通過發行股本證券實施的企業合并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款:股本[已發行證券的總面值]
資本公積【發行證券溢價?手續費等。]
銀行存款[實際手續費]
3.發行債券類似于發行股票。
注:無論哪種合并方式,都需要發生的評估、咨詢等費用。
借:管理費
貸款:銀行存款等。
1.持有合并和吸收合并分錄以不同的方式記錄。
控股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按合并成本核算。換句話說,買方(母公司)可以在購買日對買方(子公司)持有的資產進行重新分類。
在合并的情況下,通過分錄獲得的資產和負債按其公允價值記錄。即如果擔保物的公允價值能夠確定,即使不是“很可能”,控制方也應將其確認為預計負債。
2.控股合并和吸收合并條目的價值差組合是不同的。
控股合并對子公司的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合并成本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價值。
吸收合并中,參與成本與被合并方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確認為“商譽”,負差額確認為“營業外收入”,而不是控股合并中所指的股權價值。
1、母公司作為主體被兼并并成為存續公司,上市公司注銷。
母公司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由于母公司的發展,促進了股權的集中管理,提高了公司資產運營的效率。通過股權置換和合并,母公司將整體上市。撤銷原上市公司。
2.作為吸收合并的主體,上市公司成為存續公司,集團公司被注銷。
集團公司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隨著集團公司業務的發展,為避免潛在的同業競爭,集團整體經營效率將得到提高。
3.未上市公司之間的吸收合并。
為整合內部資源,加快公司上市前的發展,公司將吸收合并從事相同或相近行業的企業。非上市公司之間的吸收合并以某一日期為基準,確定各公司的凈資產,根據各投資方的股權比例計算各公司的凈資產值。
以上就是薛為大家整理的不同控制下控股合并會計分錄如何做的詳細內容。有問題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老師。想了解更多會計知識,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群聊。不僅可以同學交流,還可以不定時發放干貨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