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盆景的制作與維護
熊澤平
:中國盆景歷史悠久,是具有自然韻味的東方藝術之一,也是中國獨特的傳統園林藝術。每個地區的盆景造型都有自己的風格、特點和傳統。:介紹了四川竹石盆景的發展歷程,重點介紹了竹石盆景的選擇、制作和養護,并對發展竹石盆景提出了一些建議。
中國盆景歷史悠久,是具有自然情趣的東方藝術精品,是中國獨特的傳統園林藝術。中國各個地區的盆景造型都有自己的風格、特點和傳統。作為中國盆景五大流派之一,川式盆景有自己的造型藝術風格,其中竹石盆景是川式盆景的一大創新。竹石盆景的選擇、制作和養護都有特殊的要求。隨著社會的進步,川味盆景中的竹石盆景需要更高更好的發展,需要我們不斷的研究、交流和探索。
1四川竹石盆景的發展
在早期,四川盆景的代表人物陳玉珊、李忠禹、黃錫澄、陳思福等都常用竹子作為盆景的材料。新中國成立10周年(1959年),成都金銅雕刻大師蔣創作了第一批竹石盆景。姜在制作了一個竹石盆景,名為《寫意》。它的原料是朱和沙石。這幅作品于1979年在北海公園舉行的全國盆景藝術展覽中獲獎。
成都望江塔公園是中國最早采集竹種的專業公園,人工栽培歷史最長,種類最豐富,竹種變異多。20,望江塔公園正式授牌為竹子栽培品種注冊園(成都)。憑借望江塔公園豐富的竹種資源,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公園盆景技術人員就開始種植、研究、矮化、馴化、培育竹種,并廣泛應用于盆景生產。1979年,成都望江樓公園工人唐來春制作的《玲瓏瀟灑各有枝》(圖一)獲全國盆景展金獎。隨后,公園盆景技術人員利用不同的竹類植物制作了大量的竹石盆景產品,在全國盆景展上多次獲獎,形成了成都望江塔公園獨特的盆景風格特色。
鄒秋華,中國盆景藝術大師,成都望江塔公園盆景技師,一直從事園林綠化和盆景藝術制作。鄒秋華在充分利用竹子資源方面獨辟蹊徑,制作了許多精美的竹石盆景。其作品具有獨特的氣勢和神韻,逐漸形成了“險峻秀麗、典雅別致”的藝術風格,成為四川竹石盆景風格的代表。代表作品有《龍龍咆哮》(圖二)、《崔蓋》、《千佛朝圣》、《鄉愁》等。
2竹石盆景的制作與養護
2.1生產設備的選擇
在竹子的選擇上,首先要考慮竹子品種的馴化,以扦插和亞植為主,控制水分和養分進行矮化。其次,突出觀賞價值,如選擇箬竹為觀葉竹,油竹為梗竹,甜竹為殘竹等。選擇觀賞價值強的竹子進行栽培利用。
石材的選擇也是不拘一格,有龜石、沙石、鐘乳石、云母石、河卵石、太湖石、黃石等。容器的選擇有琉璃陶瓷盆、大理石盆等。近年來,為了進一步展示竹石盆景中的竹元素,
大力弘揚竹文化,成都望江塔公園大膽嘗試用竹子制作竹石盆景盆(圖3),初見成效。其他生產資料包括生產工具(如鐵鍬、石材切割機、樹枝剪刀等。)和其他輔助材料(如水泥、河沙、苔蘚、營養土等。).
2.2竹石盆景制作流程
概念和組成
盆景的立意要求新穎、巧妙、思維靈活、典雅、境界高、有獨創性。在布局上,可以“因地制宜(景區)”,組織清晰,顧全大局,整體協調統一。在構圖上,講究形式清晰、得體、創意佳,常采用不對稱平衡構圖。在形式結構上,形式美表現在比例、尺度、節奏、韻律、不對稱平衡、多樣統一,講究形式與形式的統一,作品的形式適合表現山水。
在結構處理上,要求主客分明,主體突出,有明顯的視覺焦點(中心),結構完整,無缺損,體系完整,結構構件恰到好處,無冗余。在景觀效果上,要注意景觀的逼真性(景觀就像被縮小了一樣,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生動性(景觀充滿變化,景觀效果多樣化)、和諧性(場景之間沒有沖突,但有相似之處,期待聯系)。在意境和情感上,講究情景交融、想象交融、形神兼備;內勢收放自如,動靜結合;是生活中的詩意和趣味。
2.2.2選擇盆景盆。
盆的大小取決于竹子的大小,要適中。如果盆太大,水太多,植物就長不好,容易發生根腐病。考慮到畫面的構圖,盆的大小也要和植物協調。
2.2.3營養土制備
土壤是花草樹木生長的基礎。它不僅是固定植物根系生長發育的支持物,而且為植物生長提供必要的養分、水分和空氣。選擇肥沃、無蟲害、疏松、透氣、保水保肥的土壤,使用前對土壤進行消毒。消毒方法包括日光消毒、加熱消毒和化學消毒。
上部盆地
上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竹子上盆時,要注意保證竹子長勢良好;石材搭配,根據構思和成分來調整石材,分為初步搭配、切割、粘接步驟;植物修剪建模;鋪青苔,注意土與石的連接;澆水,盆景做好后第一次澆水;清洗臉盆。
盆景加工過程中,鋸、鑿、拼接、組合、膠合等技術操作要精細,景觀效果要自然,注意掩蓋人工痕跡。
2.2.5盆景命名
名稱應指出盆景景觀的主題,用詞簡練,言簡意賅,易讀易記。在效果上,它注重高雅的格調,體現健康積極的思想意識;含蓄,能引導想象;形象化,具有具體可感的感性特征。
2.3竹石盆景的養護
竹石盆景的日常養護包括修剪、澆水、施肥、病蟲害防治等。
1)修剪。修剪病蟲害枝葉和枯黃葉片;根據立意和構圖,如果層次太密,可以適當修剪。
2)水。平時保持盆土濕潤,但不要積水;夏季早晚澆水,噴葉面水;冬天減少澆水次數。
3)受精。夏季生長季,宜勤施薄肥,以水肥爛餅為佳;肥料中可加入少量硫酸亞鐵,使竹葉變綠。
4)病蟲害防治。常見的病蟲害有竹蚜、竹蚧蟲、竹卷葉螟;使用敵殺、毒槍、快速撲殺、蟄刺等進行防控。
3發展竹石盆景的建議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盆景作為美化居室、陶冶性情的高雅藝術品已走進千家萬戶[1],竹石盆景因其豐富獨特的文化內涵將會得到廣泛應用。為此目的,
對竹石盆景的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3.1堅持繼承和創新
古為今用。盆景藝術是一份珍貴的遺產
洋為中用。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四川盆景要創新發展,要創造一代風流,單純依靠傳統的東西走向世界,顯然是不夠的。我們要學習西方盆栽的先進技術以及其他相關的先進技術,比如西方盆栽中的新概念、新理論。國外一切有益于四川竹石盆景發展的新技術,都要學習、消化、揉合到四川竹石盆景中,成為健康生長的營養。只有這樣,川派盆景中的竹石盆景才能隨著時代的脈搏跳動,成為川派盆景的奇葩,永葆其精彩的青春。此外,要經常組織團隊參加國內外盆景展覽,總結提煉,多出一些關于四川盆景竹石盆景的報刊,提高竹石盆景理論意識,進一步開展竹石盆景藝術的理論研究。
3.2了解和理解竹文化
竹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竹石盆景的發展需要對竹文化有充分的了解。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栽培和利用竹子的國家。竹子的誠實、無私、樸實無華、不畏逆境、直爽向外學習、不屈不撓的毅力,早已成為民族高尚品格的象征。竹石盆景應在傳統盆景制作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和發展。不僅要在選材上下功夫,更要對竹文化內涵有深刻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制作出外形美觀、藝術表現力真實、能獨立表達竹子謙和典雅的特點和高尚品德的盆景。竹石盆景的研發必須高于生活,竹石盆景才能在四川盆景中脫穎而出[3]。
四川成都已成功舉辦第20屆竹文化節,為弘揚竹文化的歷史使命做出了重要貢獻。文化節期間竹石盆景的成功展出,既是盆景藝術的展示,也是對竹文化的弘揚[4]。
3.3研究和探索
竹石盆景作為四川盆景的創新,只有研究其深層的內在本質內核,把握其藝術發展規律,才能在新形勢下得到更好的發展。在竹石盆景的探索上,不能只停留在四川,要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尋找發展的機會。如對各種珍稀、奇花異草竹的應用,要引進國外品種,馴化、矮化,以適應竹石盆景的發展,特別是在觀賞竹的研究和探索上。
3.4交流和發展
四川竹石盆景藝術作品只有通過傳播才能得到更廣泛的認可,建議將竹石盆景商業化。商品意味著交流,交流意味著競爭,競爭意味著發展。根據國內外市場需求,在開發規格上,堅持大中小微盆景合作,以中小型為主。在竹類品種的造型上,要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突出奇、奇、古、怪的造型,不斷創新,爭取更大的市場空間。在發展盆景藝術的同時,要注意融入內涵深遠的竹文化。在制作方法上,竹石盆景要堅持基地化、工廠化生產,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批量生產,精心培育,提高競爭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