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中會有一定數量的材料庫存,管理不善會使材料庫存受損。因管理不善造成損失的會計分錄應如何處理?
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損失的會計分錄
借:未決財產的損失和溢出。
貸款:原材料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進項稅)
借:其他應收款(保險公司或責任人賠償)
管理費用
貸款:待處理財產的損失和溢余。
什么是待處理財產的損失和溢出?
待處理財產的損失和溢余屬于資產類。企業在財產清查過程中確認的各種財產清查損益和毀損的價值,通過“待處理財產損失和溢余”科目核算。運輸途中材料的非正常短缺和損失也在本科目核算。如果企業有固定資產盤盈,應在“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中記為以前差錯。企業的財產損益,應查明原因,在最終結算之前,經過處理,本科目不應有余額。
待處理財產損失和溢余的主要會計處理包括:各種材料、產成品、商品等。借記“原材料”、“庫存商品”科目,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庫存損失、受損材料、成品、商品等。固定資產盤虧時,借記“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貸記“原材料”、“庫存商品”、“固定資產”科目;材料、產成品、商品采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的,應同時結轉成本差異(或商品的購銷差異)。涉及增值稅的,也要相應處理。毀損、滅失的資產按管理權限報批時,按殘值借記原材料等科目,按可收回的保險賠償金或過失賠償金借記其他應收款等科目,待處理財產損溢等科目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等科目,根據借方余額借記管理費用、營業外支出等科目。固定資產以外的剩余資產,借記“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貸記“管理費用”和“營業外收入”科目。固定資產以外的剩余資產,借記“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貸記“管理費用”和“營業外收入”科目。
資本公積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因接受捐贈、股本溢價和法定財產重估增值而形成的公積金。資本公積的會計分錄應如何做?
資本公積會計分錄
1.企業收到投資者投入的資本時:
借方:固定資產/銀行存款/無形資產/其他應收款等。
貸款:實收資本/股本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股本溢價
2.與權益類證券發行直接相關的傭金、手續費等交易費用:
借: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貸款:銀行存款等。
3.經股東會或類似機構決議,企業將資本公積轉增資本:
借:資本公積-資本溢價/股本溢價
貸款:實收資本/股本
4.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權益法核算。在持股比例不變的情況下,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的所有者權益發生其他變化時,企業應當計算其應享有的份額: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
貸款: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的區別?
1.實收資本是指企業從投資者處實際收到的資本。實收資本按投資形式可分為實物、無形資產和貨幣資金。
2.資本公積是指投資者或其他人投入企業的、所有權屬于投資者的、投資額超過法定資本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