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是日常工作中最常見的,增值稅的繳納需要先預提,月底再結轉。那么繳納增值稅的會計分錄應該怎么做呢?
支付增值稅的會計分錄
1.繪圖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增值稅)
貸款:應交稅費-未付增值稅
2.下個月付款時:
借:應交稅費-未付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3.如果是上個月交的稅,上個月交的時候: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費)
貸:銀行存款
4.月末結轉時:
借:應交稅費-未付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費)
應納稅額是多少?
應交稅金是指企業根據一定時期內取得的營業收入和實現的利潤,按照現行稅法的規定,應繳納的各種稅金。
應繳納的稅款包括: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稅、教育費附加、印花稅、耕地占用稅等企業依法繳納的稅款,以及企業在上繳國家前代收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企業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履行納稅義務,依法繳納經營所得的各種稅費。這些應繳納的稅費應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進行確認和計提,在繳納前暫時留在企業,形成一項負債(應上繳國家但尚未上繳的稅費)。企業應通過“應交稅費”科目概括反映各項稅費的繳納情況,并根據應交稅費項目進行明細核算。本科目貸方登記應繳納的各種稅費,借方登記已繳納的各種稅費,期末貸方余額反映尚未繳納的稅費;期末,如果借方余額反映多繳或未抵扣的稅款。
對于外購材料的會計處理,企業通常設置“銀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具體會計分錄怎么做?
采購材料的會計分錄
1.如果發票、賬單和材料同時到達: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款:銀行存款/應付票據等。
2.如果發票賬單已經到了,而材料還沒有到:
借:在途物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款:銀行存款/應付票據等。
3.材料到達后,驗收入庫:
借:原材料
借出:在途材料
4.如果材料已經到達,而發票賬單還沒有到達:
借:原材料(暫定評估值)
貸:應付賬款-預計應付賬款
5.下個月初,之前就業的紅字就沖回來了:
借:原材料(暫估)(紅字沖銷)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紅字核銷)
6.發票賬單到達后: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款:銀行存款/應付票據等。
預付采購材料如何進行會計分錄?
1.預付時:
借方:預付賬戶(預付金額)
貸:銀行存款
2.收到材料后: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預付賬戶(實際應付金額)
3.貨款:
借方:預付帳戶(預付款和應付款之間的差額)
貸:銀行存款
4.多付款的退款:
借:銀行存款
貸項:預付款(預付款和應付款之間的差額)
稅收滯納金指的是忘記繳稅或者其他原因的罰款,那么稅收滯納金的會計分錄應該怎么處理?
稅款滯納金的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營業外支出(罰款和滯納金)
貸:銀行存款
增值稅的會計分錄應該怎么補?
1、應支付未付:
借:應交稅費-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2、經過稅務檢查,額外要求支付:
借方: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款:應交稅費-增值稅(稅務檢查和調整)
3.付款時:
借:應交稅費-增值稅(稅務檢查和調整)
貸:銀行存款
以前年度的損益調整帳戶是什么?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是指以前年度財務報表的重大更正。這包括計算、會計分錄和遺漏。以前年度的損益調整應在留存收益表(或股東權益表)中報告,并作為稅后凈影響列示。對于報告期之前發生的事項,以前年度的損益調整將改變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額。
應納稅的主體是什么?
企業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履行納稅義務,依法繳納經營所得的各種稅費。這些應繳納的稅費應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進行確認和計提,在繳納前暫時留在企業,形成一項負債(應上繳國家但尚未上繳的稅費)。企業應通過“應交稅費”科目概括反映各項稅費的繳納情況,并根據應交稅費項目進行明細核算。本科目貸方登記應繳納的各種稅費,借方登記已繳納的各種稅費,期末貸方余額反映尚未繳納的稅費;期末,如果借方余額反映多繳或未抵扣的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