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工會經費眾說紛紜,只有部分建立了工會的企業才會用工會經費進行經濟業務。企業每個月都會繳納工會經費,工會經費的會計分錄需要企業財務人員清楚。工會財務工作是工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更好的表達和維護職工的具體利益,所以管好工會經費非常重要,上交工會經費的會計分錄需要大家熟悉。接下來,你可以和邊肖一起看一看!
應計時間:
借:管理費-工會經費
貸款:其他應付款-工會經費
支付時間:
借:其他應付款——工會經費
貸款:現金(銀行存款)
根據會計準則,應付職工薪酬是指企業按照有關規定應支付給職工的各種工資,如工資、獎金、津貼、補貼、職工福利、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解除職工勞動關系的賠償金、非貨幣性福利以及其他與取得職工提供的服務有關的費用等。
根據《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2009年第3號):039; II。關于工資總額,《實施條例》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所稱工資總額,是指企業按照本通知第一條規定實際支付的工資總額。不包括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費、工會經費、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國企工資待遇不得超過政府有關部門給的限額;超出部分不得計入企業工資總額,也不得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因此,工會經費的基數是企業實際支付的工資總額。
工會經費是以工資應付額為基數,而不是實際數,實際數是應付額減去社保、公積金、個稅的余額,而工會經費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
一.定義
指工會依法取得和開展正常活動所需的費用。據《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介紹,工會經費主要是工會會員繳納的會費和按全部職工月工資總額的2撥給工會的經費,其中2工會經費最為重要。
兩個。
根據《工會法》的規定,工會經費有五個方面:工會會員繳納的會費;(二)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按照全部職工月工資總額的2向工會撥交的經費;工會所屬企業、事業單位支付的收入;人民政府的補貼;5.其他收入。根據“列舉稅碼”稅務字典,邊肖提供以下供參考:
付款單位包括:
1.建立工會組織的機關、團體、事業單位、企業和各種經濟社會組織應當繳納工會經費;
2.籌建期間未建立工會組織的單位,應當繳納工會籌備經費。
政策基礎:
1 《人民共和國工會法》(法令編號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八號)
第四十二條工會經費
……
(二)已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和機關每月按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向工會撥交的經費。
2.《全國總工會辦公廳關于基層工會組織籌建期間撥繳工會經費(籌備金)事項的通知》(總工辦[2004]29號)1。根據《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十一條、第四十二條的規定,上級工會派員幫助和指導尚未組建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和其他組織(以下簡稱有關單位)的職工組建工會組織。自籌備工作開始的次月起,有關單位按全部職工月工資總額的2向上級工會足額撥付工會經費(籌備經費)。上級工會收到工會經費(籌備經費)后,向有關單位開具“工會經費撥款專用收據”,有關單位憑專用收據在稅前列支。三、籌備工作完成并經上級工會批準正式建立組織后,有關單位從批準之月起不再向上級工會撥交工會經費(籌備經費),而是按全部職工月工資總額的2向本單位工會撥交工會經費, 然后由本單位工會按照《全省各級工會經費分攤辦法》規定的比例向上級工會留存和繳納工會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