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持有期間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和股利,應計入“投資收益”科目核算。如何對購入的股票進行會計分錄?
公司購買股票的分錄
1.企業購入股票時,應當編制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交易資產-成本
投資收益(如手續費、交易費等。)
貸款:銀行存款
2.資產負債表日,根據股票的公允價值,如果有收益,應編制的會計分錄為:
借:交易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款:投資收益
3.在資產負債表日,根據股票的公允價值,如果發生損失,應編制的會計分錄是:
借:投資收益
貸款:交易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4.如果購買的股份分配有股息,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利息
貸款:投資收益
5.企業實際收到股利時,應編制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方:銀行存款
貸款:應收利息
6.企業出售股票時,結轉交易性資產余額,根據結轉后的結果確認投資利得或損失。應編制的會計分錄如下:
一、投資收益的會計分錄應編制如下:
借方:銀行存款
交易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全部結轉)
貸款:交易資產-成本(全部結轉)
投資收入(創收)
B.如果發生投資損失,應編制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方:銀行存款
交易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全部結轉)
投資收益(損失)
貸款:交易資產-成本(全部結轉)
交易資產的主體應分為成本和公允價值變動兩個層次。借方記錄資產的購買成本、公允價值與賬面余額的差額,貸方記錄企業出售資產時公允價值與賬面余額的差額和結轉成本。企業持有交易性資產期間取得的利得和損失,以及處置交易性資產實現的利得和損失,計入投資收益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