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固定資產
[快速測試]
這一章是基礎章,不難。近三年題型以客觀題為主,分值在5分左右。本章重點介紹固定資產的初始確認、減值準備、擴張和處置。
[考點]
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
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
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綜述
固定資產后續支出的會計處理
自建固定資產折舊的會計處理
固定資產的處理
固定資產報廢成本的會計處理
第一節固定資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知識點1】固定資產的確認
(一)固定資產的定義
指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資產。
1 .為生產商品、提供服務、租賃或經營;
2.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
【注】租賃是指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出的機器設備。如果是房屋或建筑物,則屬于投資性房地產。
(2)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
1.與該固定資產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2.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三)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具體應用
1.環保設備和安全設備也應確認為固定資產;
2.固定資產各組成部分使用壽命不同或者以不同方式為企業提供經濟利益,適用不同折舊率或者折舊方法的,應當將各組成部分確認為單項固定資產(如飛機、發動機等);
3.工業企業持有的備件、維修設備等資產通常確認為存貨,但有些備件、維修設備需要與相關固定資產結合才能發揮作用,如民航運輸企業的高價周轉件等,應確認為固定資產。
【注意】環保設備雖然不能直接帶來經濟利益,但有助于企業獲得未來的經濟利益或從其他資產的使用中獲得更多的未來經濟利益,也應確認為固定資產。
【知識點2】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
(一)固定資產外包
企業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買價、相關稅費(關稅、契稅、車輛購置稅等。)、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可歸屬于該固定資產的專業服務費。
【注】差旅費、員工培訓費和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不計入固定資產成本。
會計處理:
1.購買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借出:銀行存款等。
2.購買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
借:在建工程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借出:銀行存款等。
安裝固定資產:
借:在建工程
貸款:支付員工工資等。
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后轉入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
在建工程貸款:元
(2)自建固定資產
成本由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費用構成,包括工程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已支付的相關稅費、應資本化的借款費用和應分攤的間接費用。企業自建固定資產,包括自營建造和承包建造。
1.自營固定資產建造
成本應按實際的材料、人工和機械施工成本計量。
[注意問題]
1)施工期間
A.工程材料的損失、報廢和損壞,扣除剩余材料價值和保險公司及過失賠償后的凈損失等。應當計入建設項目成本;
B.剩余工程材料或處置的凈收益將抵消建設項目的成本。
C.工程完工后的工程材料盤盈、盤虧、報廢、毀損等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和支出。
2)用工程材料、原材料或庫存商品建造的固定資產,應按其實際成本轉入建造成本,不考慮投入物的轉移和視同發出
【注】待攤費用是指建造期間發生的不能直接計入固定資產價值,而應由建造的固定資產負擔的相關費用,包括管理費、可行性研究費、臨時設施費、公證費、監理費、應交稅費、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借款費用、建造期間因盤虧、報廢和毀損而發生的工程材料凈損失、聯合負荷試驗費等。
2)按照以下公式進行分配:
A.待攤費用分攤率=累計待攤費用(建筑安裝支出)100。
待分配給建設項目的待攤支出=建設項目支出分配率
待分攤安裝工程費用=安裝工程費用分攤率
(三)企業以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投入固定資產,在辦理完固定資產轉移手續后,以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加上應繳納的相關稅費作為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但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借:固定資產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款實收資本:(占注冊資本的比例)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4)有棄置費的固定資產。
對特殊行業的特定固定資產進行初始計量時,還應考慮廢棄成本。
廢棄成本通常是指企業根據國家、行政法規、公約等規定,承擔的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義務所確定的支出。如放棄和恢復油氣資產和核電站核設施環境的義務。
企業應當將棄置費用的現值計入相關固定資產的成本,同時確認相應的預計負債。
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期間,按照預計負債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支出,在發生時計入財務費用。
一般工商企業的固定資產報廢清理費用不屬于報廢費用,在發生時應作為毀損、報廢固定資產損失處理。
借:固定資產
貸款:在建工程(實際建造成本)
預計負債(棄置費用的現值)
借:財務費用(期初預計負債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貸款預計負債:
借:預計負債
借出:銀行存款等。(如果是廢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