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電商平臺或者線下門的會員都會有積分,積分一般可以用來抵扣訂單的部分費用。還有一種充值卡,充值時會給或減一定金額,比如滿100就給10元。那么當一個訂單同時用現金(或其他支付方式)、積分或預付卡支付時,該如何在訂單中處理呢?
在詳細解釋訂單金額是如何體現的之前,我們先來學習一個財務知識。在財務會計領域,有一條準則叫“據實核算”。
“賬實相符,會計術語,是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和實際金額相符的簡稱。”這就要求訂單中記錄的金額要和實際記錄的金額一致。你什么意思?我們舉個例子。比如客戶買了價值100元的東西,他用積分扣除了10元的錢,那么實際支付的是90元。這個時候這個訂單的實付金額是90元,但是商品總金額確實是100元。這時,如果我們想在財務上平衡賬目,我們需要相應地處理這個訂單。
怎么扯平帳?讓我們先來看看在JD.COM有京豆扣費的訂單。
可以看出,虛擬京豆最終體現了優惠減免之一。我們再來看看對應的發票。
開票時,優惠金額以負數反映。從發票上可以看出,這樣做的好處是直接降低稅額,即不會按照貨物的標示價格計算增值稅,而是按照優惠價格計算。
充值卡有三種。第一種是之前已經購買了充值卡,但是沒有贈送和優惠。比如100元的面值,就是實際支付的100元;二是買充值卡,同時給一筆錢。比如買一張面值100元的充值卡,100元實際可以花110元;第三是買預付卡有優惠。比如實際購買100元面值只需要支付90元。我們來分別看一下這三種情況如何處理。
首先說一個概念。客戶在購買預付卡之前實際收到的錢叫做預付款,預付款實際上是賣家的債務。會計在核對售出的預付卡時,收到的款項實際上作為預收賬款入賬。購買充值卡時,購卡者需要開具發票。這個時候開出的票有點特殊。因為沒有發生實際的商品銷售行為,無法確定稅率,所以沒有稅。
在超市購買購物卡屬于不征稅的“預付卡銷售及充值”項目,只能開具增值稅普通票,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票。根據總公告,對收取款項但不銷售貨物、應稅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不動產的納稅人,增加6項“無銷售行為的非應稅項目”。回到我們的訂單處理。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商品總額仍然是按照商品的實際價格計算的,不能更改,否則會計賬目無法與事實相符(庫存商品的出庫價格應與銷售價格記錄一致)。
這種情況比較簡單。請注明實際訂單中使用的預付卡金額。這里有一個例子。在這種情況下,當會計時,他從預付賬款中減去相應的負債金額,并在收入端增加相應的金額,以平衡賬戶。
充值禮品或折扣
充值贈送或者打折其實在賬務處理上是一樣的。贈品或折扣的金額計入財務費用,后期發生的消費按實際消費計算。以10塊100塊作為禮物,110塊后期消費為例。在會計分錄中,表格如下表所示(假設稅率為6)。
預付卡的消費處理比較簡單,因為預付卡可以理解為預付賬戶的一個資金賬戶,所以預付卡可以作為一個支付渠道來對待,和積分是不一樣的。因為沒有實際的資金流,積分只能通過商品折扣來處理。需要注意的是,在用戶擁有多張充值卡的情況下,每張充值卡的資金記錄都要單獨跟蹤,不能簡單的將賬戶合并為一個賬戶。這樣就可以跟蹤每張卡的資金交易記錄。以下是京東的消費記錄截圖。COM的充值卡。你可以看到JD.COM為每張卡建立了單獨的消費記錄。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前期已開具預付卡發票,客戶再次消費時無法開具發票。這并不意味著預付卡可以免稅。就像上面列出的表格,預付卡消費的時候,會計把預收款轉為營業收入的時候,也要申報增值稅。但也有例外,比如預付油卡、超市卡,可以開具零稅預付發票,實際消費時仍可以開具相應的消費發票。
還有一種特殊形式的預付款,叫做專項預付款,就是明確這種預付款只能用于固定的商品,比如典型的預付物業服務費。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直接開具實收發票而不是免稅發票,因為這種預付款可以直接計入主營業務收入。但此時需要將待攤費用按照時間劃分到具體的核算周期,作為對應周期的實際收益。
理解了上面的商業邏輯,我們再來看看如何設計產品。首先梳理一下里面業務的關系圖。在有積分或預付卡折扣的業務中,有以下業務對象:
訂單:訂單要包括原金額,總優惠金額,以及通過訂單可以查到的具體優惠明細。訂單中的商品:訂單中的商品應包括原價(不是頁面列出的價格,而是結算原價)、折扣價和優惠金額。所有商品的優惠金額總和應與訂單的優惠金額一致。訂單支付明細:訂單支付時每個支付渠道的資金明細。積分賬戶:用戶的積分賬戶。積分消費明細:當前訂單消費的積分明細以及積分對應的實際金額。充值卡賬戶:消費者的充值卡。我們這里不考慮運費,運費與本文無關。對應的業務對象關系圖如下。
上圖梳理出來的關系如下:
對于用戶來說,有一個充值卡賬戶:一個用戶可能有一個充值卡賬戶(買多張卡),不同充值卡賬戶的充值明細和消費明細是獨立的,以便跟蹤每張卡的資金明細。預付卡賬戶的每一筆消費都會產生一筆消費記錄。對于訂單中預付卡支付的部分,會有對應的支付明細,支付明細的資金可能對應多張卡(當一張卡余額不足時,可能會使用其他卡)。訂單會對應很多優惠細節,比如活動優惠(比如滿減)、積分優惠等等。訂單中會有多個商品,每個商品的原價、優惠價、折扣金額都會體現在每個商品上,折扣金額會體現在發票中的折扣行(負數行)。如果是預付卡消費的一部分,就不能開發票。一個積分賬號對用戶和用戶都足夠了,需要記錄積分賬號的獲取記錄(如簽到、購物贈送等。)和積分賬戶的消費記錄。積分消費記錄將對應優惠明細。對于優惠,預付卡支付和積分抵扣也可以抽象為一種支付渠道,因為本質上,訂單的成本是從不同的賬戶支付的。只是積分里實際上沒有資金流動,所以最后只能作為優惠減免處理,預付卡因為有實際資金流動會更復雜。
現在讓我們畫一個訂單的原型
這里充值卡和積分的變動記錄,因為和訂單關系不大,所以沒有體現在訂單明細中。可以從訂單詳細信息中了解以下信息:
1.訂單金額的反映在訂單概覽中;
2.在訂單商品中,體現了訂單所購買商品的詳細信息以及商品的折扣;
3.支付明細反映訂單支付渠道明細,其中300元為預付卡支付;
4.發票信息反映的是開票情況,包括優惠18元,實際開票金額250.08,預付卡支付的300元不能再開發票。
在產品設計中,我們需要注意兩個方面:
如果需要連接ERP的財務模塊,就需要按照我們之前的核算方法來處理積分抵扣和充值卡的消費記錄。如果是電子發票,開票時預付卡部分不能重復開票。本文從財務會計的角度,討論了如何處理訂單中積分抵扣和預付卡支付的產品設計。事實上,在企業數字化過程中,產融結合往往是數字化成功的核心。對于產品經理來說,具備基本的會計知識有助于更好的設計產品,也凸顯了產品經理的領域專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