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站(北京西站)隸屬于中國北京市豐臺區。是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專用車站,是北京鐵路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西站的建設思路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基本形成。從歷史上看,1975-1976年、1981-1985年和1989-1993年進行了三次規劃和研究。1990年9月30日,北京市政府、原鐵道部、原郵電部向原國家計委提交了北京西站的設計任務,擬投資20億元。計劃于1991年動工,1993年開放使用,1994年完成收尾工作。1991年3月,該計劃正式獲得國務院批準。1992年7月20日,北京西站建設領導小組作出“一年準備,兩年半建設,半年調試運行,1995年底竣工通車”的總體部署。1992年下半年,北京西站進入建設前期,新運河蓋河、地鐵埋設、西三環拓寬、西龍鐵路聯絡線上的崗洼大橋等市政工程相繼開工建設。1993年1月19日,北京西站正式開工建設。與此同時,全長28公里的京廣線鐵龍西線全面開工建設。1995年4月,北京西站內外裝修和設備安裝全面展開,西線鋪軌工程接近車站。1995年9月28日,首列試運行列車經西昌至常州聯絡線抵達北京西站,標志著北京西站正式試運行。1996年1月21日,北京西站正式開通運營。2001年,北京市政府申辦奧運會時,北京西站管委會對北京西站公共設施和場所進行了全面的更新改造。2003年下半年,由于北京西站的日列車發送能力遠遠不能滿足春運高峰期的實際列車發送量,原鐵道部和北京鐵路局啟動了北京西站二期工程,在原有6個站臺的基礎上增加了3個站臺。同時對車站站臺進行了大規模改造,包括改善照明設施、改造雨棚、增加站臺等。改造后的雨篷是國內首座大跨度鋼結構雨篷。2003年10月2日,北京西站出入境聯檢廳對京九直通車旅客開放。2006年,為了配合北京南站的改造,北京西站擴建了9號站臺,修建了10號站臺,分流了北京南站的部分旅客。擴建工程中,同時改造1至7號站臺雨篷,新建8至10號站臺雨篷。1959年12月,擬建連接北京站和北京西站的北京地下直徑線開工。2010年11月10日,北京西站南廣場改造工程正式啟動。工程建成后,南廣場將分流西站部分客流,從而緩解西站北廣場的交通壓力。2012年,途經北京西站的京廣高鐵投入運營。2012年9月22日,北京西站南廣場正式啟用。3月20日,北京地下直徑線建成通車,使北京西站能夠接發京哈鐵路等方向的旅客列車。2020年1月9日,北京西站官方微博宣布,2020年1月10日起,為方便旅客出行,提高出行效率,北京西站將實現鐵路、地鐵安檢互認,換乘旅客只需一次安檢。北京西站設計為
北京西站站房分為南北兩側。其中,北站房包括售票、行李、候車、管理用房和主要服務旅客的商業用房;南站樓包括購票、行李、候車等用房。方便南側乘客就近上下車。北京西站廣場分為步行廣場、個體交通(大小型公交車)和出租車停車場。廣場東側有公交始發站、郵件處理中心、郵電支局;廣場西邊有包間和專用停車場;廣場下面有地下停車場和地鐵站,可以停放小型汽車。地鐵站南入口在西站進站大廳,北入口位于蓮花池東路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