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將債務轉換為股權工具進行債務重組
借:長期股權投資(免除與債權直接相關的稅費和延遲授予價值)
貸:應收賬款(賬面余額)
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時,會計處理原則與債務人的會計處理原則合并: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的,債務人應當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所轉讓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所轉移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
抵債資產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異應作如下處理:a、抵債資產為存貨的,應作為銷售處理,按照存貨的公允價值確認商品的銷售收入,結轉商品的銷售成本,確定相關稅費;b .抵債資產為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的,其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c .抵債資產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其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債務人將債務轉化為資本,債權人將債權轉化為股權的一種債務重組方式。但債務人根據轉股協議將應付的可轉換公司債券轉換為資本的,屬于正常情況下的債務資本,不能作為債務重組處理。減少債務本金,降低利率,免除未付利息。
債務重組原則
企業進行債務重組,在債務重組日進行會計處理時,需要把握以下原則:
1.基本原理是在債務重組日,債權人和債務人都延遲李未確認債務重組收入。如果有收益,可以只記錄資本公積,但可以確認重組損失。
2.實際收到或者將要收到的貨幣性資產,應當按照實際收到或者預計收到的價值入賬;實際收到或預計收到的貨幣性資產低于應收債權賬面價值的部分,可以計入營業外支出。
3.對于非貨幣性資產,收到資產的賬面價值為應收債權的賬面價值。
4.債務人重組差額的確認原則。
5.對于債務重組發生的相關稅費,債權人應當計入收到資產的賬面價值,但對于債務人,應當與用于償還債務的資產的賬面價值一并計算。會計人員通常對債權轉股權進行核算,包括“長期股權投資”和“壞賬準備”。相關會計怎么處理?
債權轉股權的會計分錄
1、債務轉化為資本:
被收購股權的公允價值低于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
借:長期股權投資
壞賬準備
非業務支出
貸:應收賬款
被收購股權的公允價值高于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
借:長期股權投資
壞賬準備
貸:應收賬款
資產減值損失
2.債務人的處理:
借:應付賬款
貸款:股本
繳入盈余
非營業收入
什么是營業外收入?
營業外收入是企業財務成果的組成部分,主要指與其日常經營活動不直接相關的各種收益。營業外收入主要包括:企業合并損益、市場利潤、因債權人原因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政府補助、教育費附加返還、罰款收入、捐贈收益等。為了反映和監督企業的營業外收入,企業應設置“營業外收入”科目。貸款人在本科目登記的企業發生的營業外收入,登記期末借款人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金額,結轉后本科目期末無余額。
什么是營業外支出?
營業外支出是指除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支出以外的所有營業外支出。如罰款、捐款和額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