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采購原材料、貨物等,應按照采購成本入賬,一般納稅人采購貨物支付的進項稅額,取得對方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應計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企業屬于小規模納稅人或其采購貨物取得的發票為普通發票,則支付的稅額計入相關資產的入賬成本。
企業外購原材料、貨物的按照采購成本入賬,具體會計分錄: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小規模納稅人: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采購成本包括3部分,采購成本=價+稅+費。其中,“價”即購買價款,指不含增值稅價款,注意供應商提供的商業折扣(折扣銷售)不包含在內。供應商給予企業的現金折扣(供應商為了加速回款,供應商視為一種融資行為)不得沖減采購成本,實際少付金額直接沖減“財務費用”。
實際支付貨款時,借:應付賬款 貸:財務費用 銀行存款
“稅”指與采購該存貨直接相關的稅費,包括進口貨物關稅、消費稅、煙葉稅、資源稅等,不包括可以抵扣的增值稅,如果企業取得的發票屬于普票或企業本身屬于小規模納稅人,則增值稅不得抵扣,應計入采購成本。
“費”包括企業承擔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以歸屬于采購成本的費用,比如采購過程中發生的倉儲費、包裝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數量減少,入庫總成本不變,單位成本升高)、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以入庫為一個節點,入庫之后發生各種倉儲費、保管費、整理費等等均不再屬于采購成本。
運輸途中發生的非合理損耗,應計入“待處理財產損溢”,同時采購進項稅額應作轉出處理。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原材料/庫存商品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查明原因,報經批準后:
借:營業外支出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存貨不同階段發生的費用,其會計核算科目并不同,以倉儲費為例,企業采購過程中發生的倉儲費計入存貨的采購成本;采購入庫后領用之前發生的倉儲費,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存貨在生產過程中未達到下一個生產階段所必需的倉儲費用,計入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