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增值稅會計計算分析題
2.1 根據下列經濟業務,做出相應的會計分錄:
(1)工業企業外購一批生產用材料,計10 000噸,每噸不含稅價格為3元,支付運費1 110元,增值稅進項稅額為5 100元,運費允許抵扣的稅額為110元。已開出銀行承兌匯票支付貨款,用現金支付運費。
改數字是因為營改增后,運費的增值稅稅率為11。【后同】
便于價稅分離的計算:1 110÷(1+11)×11=110
借:在途物資31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5 210
貸:銀行存款35100
庫存現金1110
(2)大華廠10月1日收到銀行轉來購買光遠廠甲材料的“托收承付結算憑證”及發票,數量為10 000噸,每噸價格3元,增值稅進項稅額為5 100元,驗單后大華廠付款。10月10日收到材料時發現材料規格不符而全部退貨,此時大華廠已將進項稅票入賬,于是取得當期稅務主管機關的證明單交給光遠廠,10月15日收入到光遠廠開來的紅字專用發票和退貨款。10月1日借:在途物資——甲材料3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5 100
貸:銀行存款35 100
10月10日借:應收賬款——光遠廠30 000
貸:在途物資——甲材料30 000
10月15日借:銀行存款35 1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 100)
貸:應收賬款——光遠廠30 000
(3)大華廠購進原材料乙一批,計10 000噸,發票注明價款100 000元,增值稅稅額17 000元,已付款,材料入庫時,發現短缺100噸,經查為運輸部門責任,大華廠向運輸部門索賠。購進材料:借:在途物資——乙材料1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 000
貸:銀行存款117 000
單價=10元/噸∴短缺材料價款 1 000元
借:其他應付款——運輸部門 1 17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170
在途物資——乙材料 1 000
入庫:借:原材料——乙材料99 000
貸:在途物資——乙材料99 000
(4)大華廠從美國進口一批原材料,海關審定關稅完稅價格為3 000 000元人民幣,應納關稅6 000 000元,應納消費稅1 000 000元。材料已驗收入庫,貨款尚未支付。
增值稅稅額=(3 000 000+6 000 000+1 000 000)×17=1 700 000(元)
借:原材料10 0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 700 000
貸:應付賬款11 700 000
(5)大華廠購入三臺空調機,每臺3 000元(含稅價);購入一臺設備,價款5 000元,增值稅稅額850元,已付款。空調機和設備均已驗收入庫。
空調的不含稅售價=3 000×3÷(1+17)=7 692.31(元)
空調的進項稅=9 000-7 692.31=1 307.69(元)
借:固定資產——空調7 692.31
——設備 5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 157.69
貸:銀行存款14 850
(6)大華廠10月份付電費30 000元,稅額5 100元,價稅合計35 100元;付水費30 000元,稅額1 800元(稅率6),價稅合計31 800元;用電10萬度,其中,管理部門用電2萬度,生產部門用電8萬度;用水10萬噸,其中管理部門用水1萬噸,生產部門用水9萬噸。借:管理費用——水電費9 000(30 000×20+30 000×10)制造費用——水電費51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6 900
貸:銀行存款66 900
(7)大華廠與某企業聯營,接受該企業投入一臺機器設備,價款250 000元,增值稅稅額42 500元;又投入一批原材料,價款20 000元,增值稅稅額3 400元。材料而后設備均已驗收入庫,設備供企業生產使用。
借:固定資產——設備250 000
原材料2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45 900
貸:實收資本——X企業315 900
(8)若第(7)題中,大華廠接受的不是投資,而是某企業的捐贈,其他條件不變,如何處理?借:固定資產——設備250 000
原材料2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45 900
貸:營業外收入315 900
(9)大華廠請某機床修理廠人員來廠修理兩臺因故障停止運轉的機床,支付修理費 3 000元和增值稅稅額510元。
借:管理費用 3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10
貸:銀行存款 3 510
*車間設備維修費,新規定計入管理費用,不再計入制造費用。原因:將生產車間發生的修理費直接計入管理費用,是基于修理費應該費用化;如果按原制度計入制造費用,則計入了存貨,進行了資本化。
(10)大華廠委托某廠加工半成品,發出材料4 000元,支付加工費1 500元和增值稅255元,支付往返運雜費200元,其中,運費111元,裝卸費50元,其他費用50元。
進項稅額=255+111÷(1+11)×11=266(元)
借:委托加工物資 5 689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266
貸:原材料 4 000
銀行存款 1 955
(11)某企業系小規模納稅人,購入原材料一批,價款5 000元,增值稅稅額850元;購入機器設備一臺,普通發票上注明價款20 000元,材料和設備均已付款并驗收入庫。
借:原材料 5 850
固定資產——設備20 000
貸:銀行存款25 850
(12)新華綜合商場購入錄像機10臺,每臺7 000元,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價款70 000元,增值稅稅額11 900元,貨物已到并驗收入庫,新華綜合商場支付運費333元,貨款于一個星期后支付。
借:庫存商品70 267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1 933(11 900+333÷(1+11)×11)
貸:應付賬款81 900
銀行存款300
2.2 根據下列經濟業務,做出相應的會計分錄
(1)大華廠將產品售給本市一家商場,已收到對方開來的支票,貨物尚未發出。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價款35 000元,增值稅稅額5 950元,交予購貨方,同時用現金支付銷貨運費200元。
借:銀行存款40 950
銷售費用200
貸:主營業務收入35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 950
庫存現金200
(2)某加工企業承接委托加工業務,收取加工費6 000元(不含稅),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增值稅稅額1 020元。
借:銀行存款7 020
貸:主營業務收入 6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 020
(3)大華廠將甲產品100件售給光遠廠,每件售價100元,增值稅1 700元,已向銀行辦妥委托收款手續。
借:應收賬款——光遠廠11 7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 700
(4)10月1日,大華廠將乙產品300件售給光遠廠,每件成本200元,每件售價300元,增值稅稅額15 300元,采用分期付款方式銷售。合同約定,貨款在10月31日、11月30日和12月31日分三次支付,請做出10月1日和10月31日的會計分錄。
10月1日:借:長期應收款90 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90 000
借:主營業務成本60 000
貸:庫存商品——乙產品60 000
10月31日:借:銀行存款35 100
貸:長期應收款3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5100
(5)大華廠將丙產品200件售給光遠廠,每件售價200元,增值稅稅額6 800元,同時大華廠運輸隊負責將貨物運抵光遠廠,收取運輸費100元(含稅)。貨物均已收到。
銷項稅額=6 800+100÷(1+17)×17=6 814.53
借:應收賬款——光遠廠46 900
貸:主營業務收入40 000
其他業務收入85.47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6 814.53
(6)大華廠上月售給光遠廠的產品400件,由于規格不符合發生全部退貨,已收到對方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