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稅年末結轉會計處理,結轉出口不退稅部分會計分錄推薦閱讀。
年末統一結轉,結轉到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國家政策有哪些,近期國家政策有哪些?
借:應交稅費-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款:應交稅費_內銷出口抵扣
借:應交稅金_出口退稅
:-轉出多繳增值稅貸款應納稅額
出口退稅四步法
第一步:不能減免的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格匯率-免稅或保稅采購的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稅率-出口退稅率)
【注】(1)部分出口貨物,出口不享受完全零稅率,稅率與退稅率的差額不予退還。這部分差額不允許免稅或抵扣,計入成本。但部分商品或應稅行為的稅率和退稅率是一致的,所以計算結果等于0,會享受到真正的零稅率。
(2)購買免稅或保稅的原材料,其中原本不包括進項稅,應扣除的計稅依據。
第二步:本期應納稅額=國內銷售稅-(全部進項稅-第一步)-上期免稅額。
注:應納稅額反映扣除所有進項稅額后的結果。
如果結果小于0,進入第三步;
如果結果大于等于0,則不需要退稅,意味著內銷的銷項稅額過大,全部抵扣完進項稅額后再繳稅。
第三步:免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格匯率-免稅或保稅采購的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
注:免稅金額指最高退稅標準。
免稅額是指從國內銷售稅中抵扣的稅款,應作為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的計稅依據,本質上是應納稅額的一部分,只是因為被出口退稅抵扣了。
第四步:退稅金額(與第三步相比,第二步絕對值較小,即已退稅):
如果第二階梯的絕對值大于第三階梯的絕對值,則退稅額=第三階梯的退稅免稅額;當前免稅額=0;
期末免稅額=本期應納稅額(-1)-退稅免稅額;
如果第二步的絕對值小于第三步,則退稅額=第二步當期應納稅額(-1);
當期免稅=免稅-退稅;期末免稅額=0。
【注意】凡按免退稅額退稅的,必須有下期剩余額。凡按應納稅額退稅的,由于已全部退稅,下一期不會有余額。
【注意】對于按照免、抵、退方式出口零稅率的應稅行為,第一步不予免稅,扣稅為零(即退稅率等于稅率),后三步可以計算。
年末結轉出口退稅的會計處理請參照上述。具體分錄將與公司其他稅費一起結轉。如果年底財務結轉過程中有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不知道怎么處理,建議你多和網站會計老師溝通,請老師幫你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