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跌價準備的會計分錄
借方:資產減值損失
貸款:存貨跌價準備
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存貨成本:指期末存貨的實際成本。
可變現凈值:指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完工后將發生的成本、估計銷售費用和日;顒又械南嚓P稅費。
不同存貨的可變現凈值的構成是不同的
直接銷售的存貨:(產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
可變現凈值=自有銷售價格-自有銷售稅。
需要加工的物料庫存。
可變現凈值=最終產品售價-最終產品銷售稅-加工費用。
當影響前期存貨價值減記的因素已經消失時,減記金額在原存貨跌價準備內恢復轉回,轉回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會計分錄如下:
借方:存貨跌價準備
貸款:資產減值損失
相關內容可在以下網址查看:
存貨跌價準備是什么科目?
存貨跌價準備如何處理?
存貨跌價準備的核算方法
更多財務會計實務問答、名師課程、求職資訊,可點擊查看會計實務問答頻道。存貨跌價準備調整的會計分錄怎么寫?
答:對于沒有進行存貨跌價準備調整的分錄,可以這樣做:
1、當存貨高于其可變現凈值時,企業應當按照存貨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的差額計價。
借方:——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
貸款:存貨跌價準備
2.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轉回時,根據收回的金額增加。
借方:存貨跌價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計提存貨跌價準備33,354。
3.企業結轉存貨銷售成本時,對于已經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
借方:存貨跌價準備
貸: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等科目。
根據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應設置“存貨跌價準備”科目,核算存貨跌價準備。債權人登記
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借方實際記錄的存貨跌價損失金額和已核銷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一般期末在貸方,反映企業已計提但尚未核銷的存貨跌價準備。
看了唐的整理,知道現在存貨跌價準備調整的會計分錄怎么寫了嗎?如果想全面了解,可以找相關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