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銷售商品,取得的收入可以計入主營業務收入賬戶,結轉成本時,一般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賬戶。對應的會計分錄怎么寫?
銷售商品的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
貸款: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同時,結轉銷售成本、
借方:主營業務成本
貸款:庫存商品
什么是庫存商品?
庫存商品是指企業已完成全部生產過程,驗收入庫,符合標準規格和技術條件,可按合同規定的條件發給訂貨單位,或可作為商品銷售的產品,以及已采購或委托加工,驗收入庫待售的各類商品。
主營業務收入是多少?
主營業務收入是指企業經常性和主營業務所產生的收入。
根據各行業企業活動的不同,如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指“產品銷售收入”;施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指“工程結算收入”;運輸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是指“運輸收入”;批發和零售貿易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是指“商品銷售收入”等。
主營業務成本是多少?
主營業務成本是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營活動的成本。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月末,將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企業應當設置“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按照主營業務種類進行明細核算,用于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或者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實際成本。
華圖教育
以上都是關于如何寫銷售商品的會計分錄。更多時事通訊信息請關注河南人事考試網頻道。
本文標簽:1。固定資產待出售和轉入固定資產清算時,會計分錄是:
借:固定資產清算
累積折舊
貸款:固定資產
2、銷售固定資產時,會計分錄是:
借方:銀行存款
貸款:固定資產清算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將固定資產清算賬戶的余額結轉至資產處置收入,會計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清算
貸款:資產處置收入
擴展數據:
固定資產處置:
(一)持有待售固定資產的企業應當調整其預計凈殘值。
(二)企業出售、轉讓、報廢或毀損固定資產,處置收入扣除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為固定資產成本扣除累計折舊和累計減值準備后的金額。
(3)企業將固定資產后續支出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應當停止確認被置換部分的賬面價值。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所包含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來選擇折舊方法。可用的折舊方法主要有壽命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法等。折舊方法一,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在會計報表附注中說明。
為了體現一致性原則,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不能在一年內修改所有折舊方法。當提到的月份不小于預計使用月份時,不再進行折舊。本期增加的固定資產本期不計提折舊,本期減少的固定資產應計提折舊,以符合可比性原則。
第一,法一:的平均壽命折舊
月折舊率=(1-殘值率)預計使用月;
月折舊額=月折舊率原值=(原值-殘值)預計使用月;
殘值=原值殘值率
月折舊額=(原值-殘值-累計折舊)(預計使用月-提取月);
月折舊率=月折舊額(原值-殘值);
=[1—累計折舊(原值-殘值)] (預計使用月-提取月)。
在平均年限折舊法中,折舊額與五個參數有關:原值、累計折舊、殘值、預計使用月份和已提取月份。
如果累計折舊和應計月均為0,則兩種折舊方法中的月折舊額相同,但月折舊率不同。
第三,年數總和法蘭西:
年數總總和法是用固定資產的凈值減去剩余價值乘以一個遞減的分數來計算年折舊額。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折舊年限-年數used)[折舊年限(折舊年限Zen 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根據雙倍直線折舊率和固定資產凈值計算折舊的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折舊年限;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
月折舊=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采用這種方法,固定資產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凈值,在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屆滿前兩年內平均攤銷。
四、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一種根據實際工作量提取折舊額的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每個工作量的折舊=(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產量)規定的總工作量;
固定資產月折舊=固定資產月工作量每個工作量的折舊。
-固定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