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處理是指對某項經濟發展業務過程的記錄,它標明了賬目及其應借的借款金額,俗稱會計分錄。那么貸款的賬目怎么處理呢?我不知道,對吧?沒關系,有了卡農社區在這里,卡農社區會一一解釋你的問題。
1.發放貸款:貸款-本金(本金交易費)*-利息調整(差額)貸款:消化吸收儲蓄(息票后金額)
2.確定貸款利息:借:應收利息(本金合同一)貸:利息收入(攤余實際利息)*貸-利息調整【注】如果合同年利率與隱含收益率相差不大,也可以選擇合同年利率計算明確的利息收入。收到貸款利息:借:消化吸收儲蓄(票利)貸:應收利息。
3.減值損失的確定:借:財產減值損失貸:貸款損失提前準備。同時,貸款發生減值后,貸款中的所有明細賬(本金、利息調整及其應收款項的未支付貸款利息)必須轉入“貸款減值”。借:貸款減值貸款:貸款本金*-利息調整應收利息(未收貸款利息)
4.確定減值后,2個會計分錄:
(1)根據實際利率法,以各期期初攤余成本為基礎確定利息收入:借款:貸款減值、貸款提前準備:利息收入(初始攤銷實際利潤)[注]此時“合同本金合同I”計算確認的應收利息應放在表外記錄,無需確定。
(2)減值后收到特定貸款利息:借:消化吸收儲蓄(票利)貸:已減值的特定貸款利息收入=攤余受益貸款攤余成本=攤余現金實際利息——減值損失。
5.確實無法收回的貸款,經管理人同意后,作為壞賬核銷。由于貸款受損,提前準備貸款。貸款受損。同時,表外應收款項未償還貸款利息經管理人批準后核銷,減少“應收款項未償還貸款利息”表外科目行。
6.貸款核銷后收回:借:貸款減值(原已核銷的賬戶余額)貸:貸款損失提前準備借:消化吸收節約(實付金額)貸:貸款減值財產減值損失(差額)攤余成本期終=初始攤余成本長期投資(利息收入)本期——現金注入——已收回的本金貸款減值:未來現金流量小于減值準備前攤余成本的現金流量,其差額應提前確定貸款減值準備。
7.抵債資產
(1)收到抵債資產:借:抵債資產(公允價值價格)*營業外支出預先準備的貸款損失(損失33,354已轉回)貸:貸款減值(本金33,354已減值)應交稅費。
(2)抵債資產租金:借:中間銀行賬戶存貸款:其他業務收入抵債資產降價預準備=原值——市價借:財產減值損失(售價——市價)貸:抵債資產降價預準備。
(3)確定發生的維護費用:借款:其他業務費用借款:存放中間銀行賬戶等。
(4)確定償債資產結算:借:存入中間銀行賬戶(實付),提前準備償債資產降價*營業外支出貸款:償債資產應納稅款(售價)。
貸款利息的支付如何處理?
要看這個貸款屬于哪種貸款。如果是長期貸款,會立即計入貸款金額。
借:長期借款20,000元
貸款:銀行存款2萬元。
如果是短期貸款,則記為應付利息。(一般是按月支付,按季度支付。)
借方:銷售費用20000元。
貸款:應付利息2萬元。
借:應付利息20000元。
貸款:銀行存款2萬元。
收到的存款利息要從同期銷售費用中扣除。
借:銀行1萬元。
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