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們在申請貸款的時候,需要簽訂相關的合同。這些合同的目的是督促銀行如期放款,借款人需要如期還款,包括本金和利息。
利息的計算往往包括可能的復利、罰息或逾期利息,并不是簡單粗暴地按照“本金*利率*時間”的公式計算。此外,甚至還有一些用人單位會在合同中約定透支利息、手續費、違約金,以及其他用于償還本金和外部需求的費用。
今天我將詳細介紹利息、復利、罰息等專業術語的概念,幫助您準確識別借款合同中的條款,計算借款實際發生的成本,選擇合適的借款產品和借款方式。
利息一般指貨幣在一定時期內的使用費,是貨幣的果實。
那么,在借貸關系中,可以狹義理解為借款期限內的利息,即借款人在借款期限內按承諾償還本息,不存在逾期不還的情況。貸款期間利息的計算方法為“本金*貸款利率*貸款期限”,其利率通常采用浮動利率法。
例如:
甲與某銀行簽訂借款合同,約定借款期限3年,借款金額100萬元,貸款利率5加40。那么借款期間的利息就是:
100萬元* 5 * (1 40) * 3=21萬元。
關于“復利”,我們可以理解為利息的利息,具體來說就是資金政策對借款人所欠利息收取的利息。
很多人會把復利當成高利貸,但其實復利的存在是合法合規的。通常復利的計算不包括本金部分,也就是只收利息未還的部分。
例如:
以下例,貸款到期或提前到期,但A未按約定還款時,銀行有權對不能按時支付的利息按約定利率30%計復利。
那么,如果貸款到期后A只還了16萬元的利息,還剩下5萬元,那么這部分的復利計算方法如下:
50,000 *5*(1 40)*(1 30)*逾期天數/360(或365)。
罰息是指貸款人對借款人逾期未還或未按借款合同約定用途使用的貸款本金向借款人收取的懲罰性利息。
由此可見,罰息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貸款逾期后的罰息,二是貸款被挪用后的罰息。
據《中國人民銀行關于人民幣貸款利率有關問題的通知》介紹,借款人未按合同約定還款的,罰息利率為借款合同約定的貸款利率上浮30%-50%。借款人未按合同約定用途使用貸款的,利率將比借款合同約定的貸款利率上浮50%-100%。
例如:
以下例,貸款到期或提前到期,但甲未按約定還款,銀行有權按實際逾期天數從逾期之日起按合同約定的利率加50對貸款本金計收罰息。那么假設3年后貸款到期,A只還了80萬的本金,還有20萬的本金沒有還清。這部分罰息的計算方法是,
200,000 *5*(1 40)*(1 50)*逾期天數/360(或365)。
逾期利息是指借款人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未歸還貸款而應支付的逾期利息。
一般來說,實際操作中關于逾期利息的收取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資金方提前歸集貸款,以貸款關系期內的某一天作為貸款本息的結算點,得到一個結算金額,然后以該結算金額為基礎,按照逾期利率計算當日次日至實際結算日的逾期利息。第二種是資金方在貸款到期后收取本息,然后從到期之日起收取逾期利息。
以上四種利息是借貸關系中常見的類型和計算方法。當然,在實際操作中,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