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自學考資產評估
一、會計自學考資產評估的優勢
知識基礎相關
-會計知識在資產評估中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例如,在對企業的固定資產、流動資產進行評估時,會計中關于資產的計量、折舊、攤銷等知識能夠幫助理解資產的賬面價值等基本情況,這對于運用成本法等評估方法是非常有利的。在財務報表分析方面,會計知識有助于對被評估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深入剖析,從而為資產評估確定合理的價值類型和評估范圍提供依據。
邏輯思維相似
-會計工作需要嚴謹的邏輯思維來處理賬務、編制報表等,資產評估同樣需要邏輯清晰地確定評估目的、選擇評估方法、分析評估結果等。會計人員在長期的會計工作中養成的邏輯思維習慣,能夠在自學資產評估時更好地理解各個評估環節之間的聯系和邏輯關系,例如從資產的取得、使用到最終的評估價值確定的邏輯鏈條的理解會更加順暢。
二、學習內容要點
(一)資產評估基礎理論
資產評估的概念與特點
-資產評估是指由專門機構和人員,依據國家規定和有關資料,根據特定的目的,遵循適用的原則,選擇適當的價值類型,按照法定的程序,運用科學的方法,對資產價值進行評定和估算的過程。其特點包括現實性、市場性、預測性、公正性和咨詢性等。例如,現實性體現在資產評估強調確定評估基準日,以反映特定時間點的資產價值狀況。
價值類型
-包括市場價值、在用價值、投資價值、持續經營價值、清算價格等。不同的價值類型適用于不同的評估目的和場景。例如,在用價值是指特定資產在特定用途下對特定使用者的價值,而清算價格是指在非公開市場上限制拍賣的價格,常用于企業破產清算時資產的評估。
評估假設
-主要有繼續使用假設、公開市場假設和清算(清償)假設等。繼續使用假設是指資產將按現行用途繼續使用,或轉換用途繼續使用;公開市場假設假定在市場上交易或擬在市場上交易的資產,資產交易雙方彼此地位平等,有足夠的市場信息進行理智判斷;清算(清償)假設則是指資產所有者在某種壓力下被強制進行整體或拆零出售。
(二)評估方法
成本法
-基本原理是重建或重置被評估資產。在成本法中,需要考慮資產的重置成本、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等因素。例如,對于一臺設備,其重置成本可以通過市場調查獲取相同或類似設備的購置價格,然后根據設備的使用年限、磨損情況等確定實體性貶值,根據設備與新技術設備的功能差異確定功能性貶值,根據市場環境變化等確定經濟性貶值,最終計算出設備的評估價值。
市場法
-是利用市場上同樣或類似資產的近期交易價格,經過直接比較或類比分析以估測資產價值的方法。運用市場法時,要選擇合適的可比實例,對可比實例與被評估資產在功能、實體特征、市場條件等方面的差異進行調整。比如在評估房地產價值時,要選擇與被評估房地產位于同一區域、用途相同、建筑結構相似等的可比房地產實例,然后根據面積、樓層、裝修等因素進行調整,從而得出被評估房地產的價值。
收益法
- 通過估算被評估資產未來預期收益并折算成現值,借以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一種方法。在收益法中,關鍵是要準確預測資產的未來收益,確定合理的折現率。例如,對于一個具有穩定租金收入的商業房產,要預測未來若干年的租金收入,同時考慮空置率等因素,再根據市場利率等確定合適的折現率,將未來租金收入折現到評估基準日來確定房產的價值。
三、學習資源與備考建議
(一)學習資源
教材
-教材內容全面系統地涵蓋了資產評估的各個知識點,是學習的基礎資料。
網絡課程
-現在有許多在線教育平臺提供資產評估的網絡課程,這些課程通常由經驗豐富的教師授課,能夠對知識點進行詳細講解,并且可以通過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呈現,方便自學時理解和掌握。例如,一些知名的在線教育平臺如網易云課堂、騰訊課堂等可能會有相關課程。
歷年真題
-研究歷年真題可以了解考試的題型、命題規律和考試重點。也可以購買專門的真題集進行練習和分析。如在一些考試資料網站或者電商平臺上都能找到相關真題資料。
(二)備考建議
制定合理學習計劃
- 根據自己的學習時間和學習能力,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例如,可以將學習過程分為基礎學習、強化鞏固和考前沖刺三個階段。在基礎學習階段,系統學習教材知識點;強化鞏固階段,通過做題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考前沖刺階段,進行模擬考試和重點復習。
多做練習題
-除了學習知識點外,要多做練習題,包括教材后的練習題、歷年真題以及一些輔導資料上的練習題。通過做題可以提高解題能力,熟悉考試題型,并且能夠發現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及時進行查漏補缺。
關注行業動態
-資產評估行業處于不斷發展變化中,新的評估準則、法規等可能會出臺。在自學備考過程中,要關注資產評估行業的動態,、專業的財經媒體等,以便及時了解相關信息并將其融入到學習內容中。
- 5分鐘前學員提問:學會計的基本條件和學歷要求?
- 8分鐘前學員提問:會計培訓班要多少錢一般要學多久
- 9分鐘前學員提問:會計實操培訓班大概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