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會計決算報告培訓
一、政府會計決算報告培訓的背景和目的
(一)背景
隨著財政管理的不斷發展和精細化要求,政府會計決算報告在反映政府部門財務狀況、預算執行情況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各地財政部門為了更好地貫徹相關政策要求,紛紛開展培訓工作。例如,金昌市財政局為認真貫徹全省財政決算政府財務報告工作會議精神,于12月18 -19日組織召開了全市財政決算政府財務報告培訓會,參會人員包含市、縣、區財政局相關科室及市直部門財務人員共200余人;寧縣財政局為貫徹落實全省財政財務決算政府財務報告布置培訓會議精神,在12月18日組織召開了2023年全縣財務決算政府財務報告布置培訓會議;江西省財政公共服務中心統計分析處于12月14日、15日舉辦了兩期省級2023年度部門決算及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培訓班,省直各部門及其所屬基層預算單位約700余名經辦同志參加。
(二)目的
提高編制質量:通過培訓,使相關人員深入理解政府會計決算報告的編制要求、編制方法等內容,從而提高決算報告的準確性、完整性和規范性。像廣西在舉辦國有企業財務會計決算及月報編報工作培訓班時,對報表編報工作進行部署要求,包括準確把握各項指標的填報內容等,以保證報告報表數據質量。
提升業務能力:增強財務人員對相關政策、制度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以及對軟件操作等實際業務技能的掌握程度。例如省級培訓班將政策講解、系統操作和實際案例有機結合,涵蓋部門決算及政府部門財務報告的基本概念、主要變化、政策要求、常見問題等內容,還針對2023年度部門決算首次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進行編審的新任務、新要求,重點對系統相關模塊的操作步驟進行詳細說明。
增強意識:提升各部門對決算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如強化各部門的責任意識、績效管理意識等。寧縣的培訓會議強調各部門要認真履職盡責,切實提升工作質效,貫徹落實政府過緊日子的思想,牢固樹立“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績效管理理念。
二、培訓的主要內容
(一)政策法規解讀
-詳細解讀國家關于政府會計決算報告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確保決算報告的編制符合規定。這是編制工作的基本依據,所有的編制行為都要在法律法規框架內進行。
(二)基本概念和框架
-明確政府會計決算報告的定義、涵蓋范圍等基本概念。部門決算是部門預算執行情況的綜合反映,是部門預算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各部門、單位在年度結束后,根據財政部門的要求,按照規定格式和程序編制的年度財務收支計劃。
-講解決算報告的報表體系,如收入支出決算表、收入決算表、支出決算表、支出決算明細表、資產負債簡表等,這些報表反映部門在一定時期內的收支狀況、資金使用情況和資產增減變動情況,是部門財務管理的重要依據。
(三)編制流程和方法
準備階段
-確定編制人員,明確責任分工,確保編制工作有序開展。
-全面梳理本部門涉及的收支情況,收集相關資料,包括財務報告、合同、票據等。
-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明確編制時間、任務分工和進度安排。
編制階段
-對收集到的收支數據進行逐項核實,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根據核實后的數據,按照規定的報表格式編制部門決算報表。
審核階段
-對編制好的報表進行審核,檢查是否存在錯誤或遺漏。審核內容包括對報表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準確性進行審核,確保數據質量。
將部門所屬單位的報表數據進行匯總,形成部門匯總報表,反映部門整體的收支狀況和財務狀況。
分析與報告階段
-對匯總后的決算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包括收支結構、預算執行情況等。
根據分析結果,撰寫部門決算報告,對部門收支情況進行全面和評價。
(四)軟件操作
-針對用于編制決算報告的相關軟件進行操作培訓,例如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等。在省級培訓班中,就重點對2023年度部門決算首次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進行編審的新任務、新要求,重點對系統相關模塊的操作步驟進行了詳細說明。
三、培訓的效果和意義
(一)效果
提高工作效率:相關人員熟練掌握編制流程和方法以及軟件操作后,能更高效地完成決算報告編制工作。
數據質量提升:準確理解政策法規和編制要求,有助于提高決算報告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增強部門協作:在培訓過程中,不同部門之間可能會加強交流與協作,有助于在決算編制過程中更好地配合。
(二)意義
宏觀層面
-為國家實施宏觀調控提供重要依據。通過對部門決算數據的匯總和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國家財政收入和支出的總體情況,從而為國家制定財政政策和預算提供科學依據。
-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部門決算可以為公眾了解政府部門的財務狀況提供信息,使公眾能夠監督政府的財政收支情況。
微觀層面
-有助于各部門加強財務管理。通過編制和審核部門決算,可以及時發現和糾正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 5分鐘前學員提問:學會計的基本條件和學歷要求?
- 8分鐘前學員提問:會計培訓班要多少錢一般要學多久
- 9分鐘前學員提問:會計實操培訓班大概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