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會計基礎知識大全,自學會計基礎知識大全視頻
自學會計基礎知識大全
會計是一門涉及財務記錄、分析和報告的學科,它為企業和個人提供了管理和理解財務狀況的重要工具。以下是一些自學會計基礎知識的關鍵點,幫助你快速掌握會計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1. 會計的基本概念
定義: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反映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分類:會計按報告對象不同,分為財務會計(側重于外部、過去信息)和管理會計(側重于內部、未來信息)。
2. 會計的基本職能
核算:記錄和反映企業的經濟活動,是會計的基礎職能。
監督:檢查和控制企業的經濟活動,確保其合法性和合理性。
預測經濟前景:通過分析歷史數據,預測未來的經濟趨勢。
參與經濟決策:提供決策支持,幫助企業做出合理的經濟決策。
評價經營業績:評估企業的經營成果,為績效考核提供依據。
3. 會計的對象
- 價值運動或資金運動:會計的對象是企業資金的投入、運用和退出過程。
4. 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
會計主體:確定會計工作的空間范圍,法人可以作為會計主體,但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人。
持續經營:假設企業在可預見的未來將繼續經營下去。
會計分期:將企業持續不斷的經營活動人為地劃分為若干個相等的會計期間。
貨幣計量:以貨幣作為計量單位,記錄和反映企業的經濟活動。
5. 會計要素
資產: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負債: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所有者權益: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
收入: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費用: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利潤: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
6. 會計等式
基本等式:資產 = 負債 + 所有者權益。這是設置賬戶、進行復式記賬和編制會計報表的理論依據。
動態等式:收入 - 費用 = 利潤。這是反映企業經營成果的等式,用于編制利潤表。
7. 會計科目與賬戶
會計科目: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的項目。
賬戶:根據會計科目設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結構,用于記錄經濟業務。
賬戶的四個金額要素:期末余額 = 期初余額 + 本期增加發生額 - 本期減少發生額。
8. 復式記賬法
借貸記賬法:以“借”和“貸”為記賬符號,資產、成本、費用增加記借方,減少記貸方;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增加記貸方,減少記借方。
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9. 會計核算的內容與要求
款項和有價證券:包括現金、銀行存款、國庫券、股票等。
收入、支出、費用、成本:收入是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支出是實際發生的各項開支和損失,費用是經濟利益的總流出,成本是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種耗費。
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包括利潤的計算、所得稅的計算和交納、利潤分配或虧損彌補。
10. 會計記錄的語言
- 中文:會計記錄的文字應當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區,可以同時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民族文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其他外國組織的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一種外國文字。
11. 會計基礎
權責發生制:凡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無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收付實現制:以收到或支付現金作為確認收入和費用的依據。
12. 會計分錄
定義:對某項經濟業務事項標明應借應貸賬戶及其金額的記錄。
類型:簡單分錄(一借一貸)和復合分錄(一借多貸、一貸多借、多借多貸)。
通過以上內容的學習,你可以初步掌握會計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繼續深入學習和實踐,將有助于你在會計領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 5分鐘前學員提問:學會計的基本條件和學歷要求?
- 8分鐘前學員提問:會計培訓班要多少錢一般要學多久
- 9分鐘前學員提問:會計實操培訓班大概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