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會計報表的五大基本原則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在公司經營中,少不了記賬報稅的工作,編制會計報表更是家常便飯,那么會計報表編制是按照怎樣的標準和規定進行的呢?又應遵循哪些原則呢?
主要遵循以下五個基本原則:
(1)真實性
所謂賬賬相符、賬表相符、賬證相符,就是要求會計報表上的財務數據必須真實。如若賬表不符,使用濫竽充數的伎倆使其“相等”,這份報表就失去了意義,不能反饋企業的真實經營情況。
因此,會計報表編制必須嚴格在規定期限內及時跟進賬務,細心核對。重視財產清查的工作,在編制完試算表后再復核,方能確保數據的真實性。
(2)完整性
完整性原則是指要按照規定的要求來編制財務報表,并且要做到編報無漏。因此,在編制會計報表時,不得隨意遺漏取舍,無數據可填應劃線處理,必要時附上文字進行簡要說明。只有這樣,才能更全面、完整。詳細地反映會計信息。
(3)準確性
會計報表數據要精確,建立在準確的賬簿記錄的基礎上。所以,會計核算必須準確無誤,數據核對才有意義與參考。此外。賬務處理過程中,不確定因素的存在是比較常見的,因此,需要保持一定的謹慎性,不高估亦不低估,才能確保計算精確度,以便報表編制能夠更加準確地反映企業實際經營情況。
(4)及時性
滿足了以上要求,財務人員編制會計報表,也要求在規定報送期限內必須完成報表編制工作,報表使用者才能更及時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以此進行有效管理決策。
(5)可比性
可比性是指對于會計報表的統一性要做一些協調,比如相關企業使用指標最好是連貫一致的,具有較強的可比性,方便日后進行對比,發現問題時能夠及時調整。若有改變事項,應履行并辦理相應手續,再統一修改。
在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會計報表的作用非常大,它能反映出國家宏觀調控信息,不僅能反映企業經營狀況和成果,也能讓外部單位和個人了解企業相關運營情況,更能夠幫助企業加強和改善企業經營管理。因此,企業經營者及相關財務人員務都要重視會計報表編制工作。
- 5分鐘前學員提問:學會計的基本條件和學歷要求?
- 8分鐘前學員提問:會計培訓班要多少錢一般要學多久
- 9分鐘前學員提問:會計實操培訓班大概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