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可以說是會計中的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它們并不是實物,而是會計中的一個概念。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指的是企業(yè)由于生產經營活動形成的所得稅和其他稅收優(yōu)惠所帶來的稅收優(yōu)勢。
具體來說,遞延所得稅資產是指因生產經營活動導致企業(yè)可以在未來某一時間申請扣除或者減免相應的所得稅額而形成的會計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則是指因生產經營活動導致企業(yè)在未來將要付出相應的所得稅額而形成的會計負債。
從上面的定義可以看出,遞延所得稅是一種“未來”的會計概念,它并不能立即表現出來,而是要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逐步顯示出來。這也就意味著,遞延所得稅可能對企業(yè)的當前盈利能力、應付能力、流動性都有一定影響。
如何理解遞延所得稅這一套理念呢?首先我們要明白,這其中包含兩個核心思想:一是“內部化”,即將原本外部(如國家政府)對企業(yè)施加的法定要求(如所得稅)作為企業(yè)本身進行內部化處理;二是“外部化”,即將法定要求外部化,將原本應由企業(yè)本身向外(如國家政府)進行申請、核銷、分配的法定要求(如所得稅)委托(或者委付)到外部(如國家政府)去進行。
遞延所得稅的概念
遞延所得稅資產是企業(yè)可以把未繳納的稅款用于其他用途的資金。而遞延所得稅負債則是企業(yè)需要在未來支付的稅款。
企業(yè)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增加遞延所得稅資產,包括:
·在一個會計年度內預支所得稅;
·使用實際扣繳義務人或子公司的所得稅代扣代繳證明;或者
·把可能產生遞延收益的項目成本分攤到多個會計年度。
對于遞延所得稅負債,它可能由于多種原因而產生,包括:
·預提資產減少或者無法使用;
·由于分配而導致實際扣繳義務人減少;或者
·子公司或其他實體無法使用其他方式來避免或者減少應付的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的形式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就是企業(yè)所擁有的資產或者應付款項,它們可以是明確的、如應稅資產、或者潛在的、如應納稅額。遞延所得稅資產對企業(yè)來說是好事,因為它們可以在將來用來抵扣應付的稅款。而遞延所得稅負債則相反,因為它們意味著企業(yè)將來必須支付相關的稅款。
具體而言,遞延所得稅資產包括應稅資產、遞延投資損益、未使用的進項稅額準備金、未分配利潤中的進項稅額準備金。而遞延所得稅負債包括應交稅費、加速投資損益butthelistgoeson.
總之,企業(yè)應該注意保持其遞延所得稅資產大于其遞延所得稅負債,這樣它就能夠有效地利用這一差額來減少未來的應付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