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持有的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等,均屬于存貨范疇,期末存貨具體如何計量?
期末存貨如何計量?
期末存貨的計量方法: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
(1)存貨成本:是指期末存貨的實際成本。
(2)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日常活動中,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完工時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
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存貨跌價準備
存貨跌價準備是資產的備抵類科目,可以視為一個資產科目來理解,只不過這個資產類科目代表的是反向資產,即是資產的減項。存貨跌價準備賬戶用于核算企業提取的存貨跌價準備。存貨跌價準備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終了,如由于存貨遭受毀損、全部或部分陳舊過時或銷售價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貨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應按單個存貨項目的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差額提取,并計入存貨跌價損失。由于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低于原成本,而對降低部分所作的一種穩健處理。
存貨的初始計量如何做會計分錄?
1、外購的存貨
借:庫存商品/原材料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加工取得的存貨:
借:庫存商品/原材料等
貸:生產成本
3、投資者投入的存貨
借:庫存商品/原材料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實收資本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