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含報酬率,可視為項目存續期間投資者可以獲得的平均回報,是指某項投資處于經濟保本點時的折現率,是凈現值法則的重要替代。
內含報酬率如何理解?
內含報酬率與內含收益率意思一致,指對投資方案未來的每年現金凈流量進行貼現,使所得的現值恰好與原始投資額現值相等,從而使凈現值等于零時的貼現率。
內含報酬率法的基本原理是:在計算方案的凈現值時,以預期投資報酬率作為貼現率計算,凈現值的結果往往是大于零或小于零,這就說明方案的實際可能達到的投資報酬率大于或小于預期投資報酬率;而當凈現值為零時,說明兩種報酬率相等。根據這個原理,內含報酬率法就是要計算出使凈現值等于零時的貼現率,這個貼現率就是投資方案的實際可能達到的投資報酬率。
內含報酬率如何計算?
內含報酬率的計算步驟內含報酬率可按下述步驟進行計算:
第一步:計算年金現值系數。年金現值系數=初始投資額/每年凈現金流量。
第二步:計算出與上述年金現值系數相鄰近的兩個折現率(a%和b%)。
第三步:根據上述兩個臨近的折現率和已求得的年金現值系數,采用內插法計算出該投資方案的內含報酬率。
內含報酬率和獲利指數有何區別?
獲利指數法:
獲利指數是按照一定的資金成本折現的未來現金凈流入量的現值之和與原始投資之間的比值。
決策標準:獲利指數≥1,方案可行,獲利指數<1,方案不可行。
優點:與凈現值法基本相同,區別是:獲利指數是一個相對數,可以從動態的角度反映項目投資的資金投入與產出的關系,可以彌補凈現值在
投資額不同方案之間不能比較的缺陷。
缺點:無法直接反映投資項目的實際收益率,計算起來比凈現值指標復雜,計算口徑也不一致。
內含報酬率法:
內含報酬率是指投資項目的預期現金流入量現值等于現金流出量現值的貼現率。
決策標準:內含報酬率≥貼現率,方案可行,內含報酬率<貼現率,方案不可行。
優點:注重資金時間價值;從動態的角度直接反映投資項目的實際收益水平;不愛行業基準收益率高低的影響,比較客觀。
缺點:計算麻煩;經營期大量追加投資時,可能導致多個IRR出現,缺乏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