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國度稅務總局對于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策略相關征收管理題目的公布》(國度稅務總局公布2019年第4號)
【要害點】轉備案 小規模納稅人
2019年只剩下結果的一個多月,動作財政職員的你,勞累的處事之余,有一件事可萬萬不許忘懷。由于,一旦相左,將再無時機!
這件要害的工作即是——適合前提的一般納稅人轉回為小規模納稅人!
一、一般納稅人轉回為小規模納稅人的前提
《國度稅務總局對于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策略相關征收管理題目的公布》(國度稅務總局公布2019年第4號) 第六條的規則,轉備案日前貫串12個月(以1個月為1個納稅期)大概貫串4個季度(以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累計出賣額未勝過500萬元的一般納稅人,在2019年12月31日前,可采用轉備案為小規模納稅人。
對于上述策略的領會,小編給大師歸納了幾條重心,須要特殊提防:
1、2019年可采用轉備案的納稅人,涵蓋囊括營改增試點納稅人在前的一切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2、曾在2018年采用過轉備案的納稅人,后又備案為一般納稅人的,在2019年仍可采用轉備案為小規模納稅人;
3、納稅人在2019年內只能采用轉備案1次;
4、實用差額納稅的納稅人,以差額前的出賣額決定能否不妨采用轉備案。
即使您企業適合轉回小規模納稅人的前提,確定要加緊在這結果一個月的功夫處置轉備案!
二、一般納稅人or小規模納稅人,該怎樣決定?
適合轉回前提的一般納稅人能否須要轉備案為小規模納稅人,不妨從幾個上面來商量:
1、農負
農負不妨說是每個企業都特殊關心的題目了,斷定每個企業每月城市估測計算農負。即使您企業的增值稅農負普遍都在3%以次,表白企業的出項較多。這種情景下,即使采用備案為小規模納稅人,明顯是倒霉的。
然而有些行業,比方生存效勞業、代加產業,本錢主假如人為開銷,且很難博得出項專票,動作一般納稅人的農負是比擬高的。這種企業就不妨商量轉備案為小規模納稅人。
2、存戶
并不是說出項難博得、農負高的一般納稅人都符合轉備案為小范圍,企業還需商量存戶的志愿。
即使存戶訴求開具專票,且不接收3%稅率的專票,那么最佳不要采用轉備案,大概會引導存戶流逝。
實際事務中,這種情景并不罕見。
所以,財政職員在商量能否轉備案小規模納稅人時,確定要先與公司的交易職員交談,讓交易職員與存戶提早勾通。
三、一般納稅人轉回小規模納稅人的操縱過程
即使您企業適合轉備案為小規模納稅人的前提,且確定舉行轉備案,須要向主管稅務構造填報《一般納稅人轉為小規模納稅人備案表》,并供給稅務備案證件。
即使是仍舊實名辦稅的納稅人,則無需供給稅務備案證件。
主管稅務構造會按照下列情景辨別作根源理:
(一)納稅人填報實質與稅務備案、納稅申訴消息普遍的,主管稅務構造馬上處置。
(二)納稅人填報實質與稅務備案、納稅申訴消息不普遍,大概不適合填列訴求的,主管稅務構造該當場奉告納稅人須要補正的實質。
指示:自轉備案日的下期起,依照簡略計稅本領計劃交納增值稅;轉備案日當期仍依照一般納稅人的相關規則計劃交納增值稅。
策略按照:《國度稅務總局對于一致小規模納稅人規范等幾何增值稅題目的公布》 (國度稅務總局公布2018年第18號) 第二條和第三條
四、轉備案為小規模納稅人須要提防的事變
1、轉備案后,倉庫儲存商品該怎樣處置?
一般納稅人轉為小規模納稅人后,原一般納稅人時購入的商品賬務處置不受感化,然而沒有抵扣完的出項稅額局部需轉入“應交稅費——待抵扣出項稅額”科目。
轉為小規模納稅人后新購入的商品,因不許抵扣出項,依照票面包車型的士價稅核計金額計入倉庫儲存商品等科目即可。
2、轉備案后,博得一般納稅人功夫交易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怎樣處置?
轉備案納稅人在轉備案日當期尚未博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靈活車出賣一致發票、收款鐵路風行費增值稅電子普遍發票,轉備案納稅人在博得上述發票此后,由主管稅務構造經過增值稅發票采用確認平臺(稅務局端)為其處置采用確認。
主管稅務構造為其處置出項稅額采用確認后,納稅人應將該筆購進原資料的出項稅額計入“應交稅費—待抵扣出項稅額”。
3、轉備案后,一般納稅人功夫交易怎樣補開發票?
(1)轉備案納稅人在一般納稅人功夫爆發的增值稅應稅出賣動作,未開具增值稅發票須要補開的,該當依照原實用稅率大概征收率補開增值稅發票;
(2)爆發出賣折價讓利、遏止大概歸還等景象,須要開具紅字發票的,依照原藍字發票記錄的實質開具紅字發票;
(3)開票有誤須要從新開具的,先依照原藍字發票記錄的實質開具紅字發票后,再從新開具精確的藍字發票。
指示:納稅人須要經過增值稅發票處置體例開具17%、16%、11%、10%稅率藍字發票的,應向主管稅務構造提交《開具原實用稅率發票許諾書》,處置偶爾開票權力。
4、轉備案為后,從何時發端享用“六稅兩費”減征優惠?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按規則轉備案為小規模納稅人的,自變成小規模納稅人確當月起享用減征優惠。
5、轉備案為小范圍前的出項留抵怎樣賬務處置?
轉備案納稅人尚未申訴抵扣的出項稅額以及轉備案日當期的期末留抵稅額,計入“應交稅費—待抵扣出項稅額”核計。
(負擔編纂:學樂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