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關聯交易人為調整利潤的上市公司的方法和識別
1.常用技術
當上市公司需要增加利潤以維持其形象或達到增加資本和配股的目的時,它們通常使用關聯交易來增加利潤。
首先,進行相關的購買和銷售。上市公司以高于正常公平市場價格的價格向大股東出售產品,并以帳戶(應收帳款)出售。但是,大股東往往最終沒有出售產品,從而形成了企業集團的內部利潤。
第二個是資產的轉讓,置換和出售。例如,1997年11月,中國廣播電視集團公司以21.926億元的價格向其母公司轉讓了6926萬元土地,確認收入1.5億元。同年12月,又將賬面凈資產1,454萬元轉讓給子公司。產權以9,414萬元的價格轉讓給母公司,營業外收入79.6元。萬被確認。僅這兩項交易就實現收入2.296億元,占年度利潤總額9733萬元的235.9%。除去這兩項交易,該公司在1997年實際虧損了1.327億元。正是關聯交易的“魔力”掩蓋了上廣電的巨額虧損。
第三是資金交換。上市公司及關聯公司無視規定,進行資金出借。大股東占用了上市公司的巨額資金,而上市公司則使用資本占用費來粉刷會計報表。例如,2001年,美猴王集團,三九藥業,Meierya,ST九州等上市公司因未披露大股東及關聯方資金占用情況而受到譴責。第四,上市公司及關聯公司利用不良資產沖銷債務,或以不公平的價格進行非貨幣交易,作為監管者,以達到虛增資產,清算負債,虛增利潤的目的。
2.識別方法
(1)分析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經常賬戶變動帶來的風險。此問題分析應特別注意會計報表主要項目注釋中的其他應收款“應收關聯公司的款項” ,并分析控股股東是否占用了上市公司的資本,而上市公司應計入資本占用費以形成歷史利潤,這一事實一方面會充實公司資產,另一方面會充實公司利潤,因此,在分析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時,必須特別注意會計報表主項附注中的其他應收款“應收關聯公司款項”。
(2)使用相關財務指標的計算并將其與同一行業進行比較,以分析公司的經營狀況。使用財務報表數據來計算相關財務指標,例如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來分析公司的償付能力;使用應收賬款周轉率,庫存周轉率等來分析公司的資本運營能力;使用營業收益率,資本回報率,成本和費用回報率等指標來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時,各種財務指標將同行業的橫向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公司在同行業中的狀況和業績,分析指標是否異常,并分析其業績的真實性。
(3)通過相關指標的比較,判斷是否存在未確認或未確認的費用使利潤膨脹的現象。根據借款金額和借款費用的增長率,確定是否處理借款。成本是隱藏或轉移;銷售收入和銷售費用的增長是判斷是否存在低估銷售費用的現象;如果銷售收入增加一倍,但倉儲費,運輸費等則不會增加或增加一小部分比例,可以根據一般邏輯進行介紹。公司是欺詐性的。
- 5分鐘前學員提問:學會計的基本條件和學歷要求?
- 8分鐘前學員提問:會計培訓班要多少錢一般要學多久
- 9分鐘前學員提問:會計實操培訓班大概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