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依靠大數據構建減稅減災風險協調響應系統,構筑“保護墻”
[指南]:納稅人的申報和填表項目減少了90%,約90%的納稅人實現了零入境,每次平均提交時間縮短到3分鐘以內;構建減稅減費的“宜人”風險指標,使15635戶未享受退稅的農戶獲得的退稅額超過6500萬元……實現了這些惠民待遇。
納稅人的申報和填寫項目減少了90%,大約90%的納稅人實現了零入境,每次平均提交時間縮短到了3分鐘以下;建立減稅減費“有無資格”風險指標,享受退稅和稅收抵免15635筆,金額超過6500萬元……這些惠及人民的收益歸功于海南國家稅務總局的省稅務局,這與提高納稅人的獲取和滿足感密切相關。 “確保減稅減費扎根,使納稅人有一種真正的收益感”,構建并實施了“系統+技術”的重要措施。
不久前,國務院辦公廳報告了海南省建立減稅減費風險協調反應體系,加強風險防控的典型經驗。國家稅務總局海南省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海南省依靠龐大的稅收數據,深入探索實施減費減稅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和問題,積極探索利用信息技術做出回應,并有效地確保減稅和減費政策的實施,而無需妥協。
如果減稅減費政策的實施不順利怎么辦?海南省稅務局迅速在減免稅工作領導小組下增設了減免稅風險管理小組,并將相關業務骨干轉移到集中辦公室,專職負責全省的減免稅風險管理工作。在工作中,我們以風險防控為出發點,充分發揮管理團隊的優勢,以創新,專業的方式開展稅費減免風險管理。
針對任務推送方向不明確,準確性不高的問題,海南省稅務局制定了風險管理實施措施,明確了總體規劃的原則,明確了任務推送的類別,對數據進行了監測,分析判斷,點數可疑確認,推送數據,核實反饋等環節的職責分工,鞏固促銷頻率和響應時限,形成完整有效的減稅減費政策,落實風險防控工作機制。
同時,海南省稅務局制定了總體方案,建立“一進一出”減稅減費風險任務協調工作機制。省局將在減少可疑數據之前,由有關稅務管理部門組織一次集中審查。 ,分析和過濾由于指標,參數設置,系統優化等原因產生的大部分可疑數據,消除了可疑數據的積水,有效減輕了基層的負擔。
海南省稅務局執行“系統+技術”要求。在不斷完善政策實施體系的同時,依靠信息系統準確地努力,不斷加強減稅減費全過程的管理和控制,最大限度地發揮未實施風險的防控政策。
根據介紹,海南省稅務局依靠黃金稅收第三階段系統中大量的公司類型,歷史申報數據和其他信息,并輔以一些第三方數據,來設置“標記”每個公司的稅收行為,并自動確定公司適用的稅費減免政策。當公司進入稅收處理系統時,系統會根據組標識屬性自動彈出個性化的“稅收減免清單”,并自動為符合稅收減免條件的納稅人申報稅收減免。有效地解決了過去納稅人難以把握種類和內容的難題。復雜的稅費政策實現了稅費減免政策的“智能識別和個性化推動”。
目前,海南省稅務局已經建立了42種風險分析指標,分為“應享權利”和“違規應享權利”兩類。發現可疑數據后,將由稅務管理部門按照預定流程進行審查,并由住戶收集,然后由省局分配給基層稅務部門進行后續核查和處理。各級稅務管理部門可以使用該平臺及時掌握并跟蹤責任范圍內的數據核實和可疑點的糾正。
通過對稅費減免風險數據源的深入分析,海南省稅務局檢查了電子稅務局等納稅人方面的系統設置,修訂了數據收集和核查機制,改善了數據監控和預警條件,優化了自助申報流程,特別是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申報的“一表整合”等整合創新,有效促進了納稅人更加準確,便捷地享受稅收減免優惠政策。
此外,海南省稅務局根據風險響應結果,及時區分類型和解決辦法,并及時通知因基層政策把握不足而無法享受稅收政策的納稅人和納稅人。誰在系統升級之前就已經聲明過政策,并且沒有享受過政策,如果納稅人由于不了解政策而不能充分享受優惠政策,應立即向納稅人宣布政策;如果數據錯誤是由于不當操作引起的,則應及時更正聲明的數據,并處理退稅(扣款)以確保遵守優惠政策。符合條件的納稅人應享受所有優惠和退款。截至目前,該局共協調推進了8批風險應對工作,共完成25595次。
- 5分鐘前學員提問:學會計的基本條件和學歷要求?
- 8分鐘前學員提問:會計培訓班要多少錢一般要學多久
- 9分鐘前學員提問:會計實操培訓班大概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