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和權益法之間的轉換進行會計處理?
[指南]:一、調整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適用范圍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一般可分為兩種:成本法和權益法。成本法是指按照……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
一、調整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適用范圍
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核算方法大致可以分為成本法和權益法兩種。
成本法是指根據投資成本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估值的方法。根據成本法,長期股權投資以取得股權的成本計價。此后,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保持不變,除非投資企業增加投資和收回投資。被投資單位確認的投資收益,僅限于被投資單位在投資后產生的累計凈利潤的分配,超過該項取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視為收回初始投資成本。
權益法是指按照初始投資成本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初始計量,然后根據投資企業對所有者權益的變動,調整該投資的賬面價值的方法。被投資實體。股權法的核心思想是從被投資企業的角度出發,將被投資單位的經濟活動及其影響與被投資企業視為同一實體。因此,投資的賬面價值需要隨著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公允價值)的變化而變化。成本法和權益法的適用范圍是根據判斷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財務和經營政策的影響程度來確定的。
新的《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會計準則》(以下簡稱“新投資準則”)規定,投資企業可以控制被投資單位或者被投資單位能夠對其進行控制。無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無法可靠計量公允價值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成本法核算。被投資單位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
二、長期股權投資轉換會計處理方法
長期股權投資根據對被投資單位財務和經營決策的影響程度,分為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響和無控制,無共同控制,沒有重大影響四種。實際上,區分投資企業與被投資企業之間的關系有兩種標準:一種是法律標準(如持股比例),主要根據投資企業所持被投資企業的股權比例來判斷。 另一個是這是經濟的實質標準。股權比例不是確定長期股權投資目的和采用相應會計處理方法的絕對標準。在判斷投資公司與被投資公司之間的關系時,需要考慮多種因素,從經濟本質出發,根據投資公司對被投資公司的影響程度確定投資公司與被投資公司之間的關系。被投資公司的財務和經營政策。也就是說,在判斷投資企業與被投資企業之間的關系時,應遵循實質重于形式的基本原則。當投資企業的影響程度由于減少投資或追加投資等各種原因而發生變化時,應根據影響程度重新判斷新的影響程度下的原始會計處理。權益法和成本法的適用范圍該方法是否仍然適用。這樣就產生了成本法與權益法之間轉換的會計處理問題。
長期股權投資的變化導致會計方法的變化主要有以下四種:
1、投資公司已從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轉向對被投資方的財務和經營政策的控制;
2、投資企業已從控制權變為共同控制或對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和經營政策產生重大影響;
3、從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到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投資企業從未控制被投資方的財務和經營政策;
4、投資企業的范圍從對被投資方的財務和經營政策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到無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
新的投資準則規定,如果企業合并由非控制變為控制,則長期股權投資應從權益法轉換為成本法,并進行追溯調整;否則,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與權益法之間的所有轉換將采用未來應用法。換句話說,對于上述四種情況,除了* 9需要對新標準進行追溯調整的情況外,將來的應用方法也適用于其他情況,而無需追溯調整。
(一)從非控制到控制,形成企業合并
對于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首先需要按照成本法對原權益法核算的結果進行追溯調整,并以調整后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作為其賬面價值。合并對價。賬面價值及其公允價值為差額,其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對于同一控制下的合并,首先需要按照成本法采用權益法追溯調整原始會計結果,并以調整后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作為合并成本。合并對價。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與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調整為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提示](/skin/images/tip.png)
![疑惑](/skin/images/msg.png)
![會計老師1](/skin/images/guwen1.png)
![會計老師2](/skin/images/guwen2.png)
![會計老師3](/skin/images/guwen3.png)
![時間圖標](/skin/images/time.png)
- 5分鐘前學員提問:學會計的基本條件和學歷要求?
- 8分鐘前學員提問:會計培訓班要多少錢一般要學多久
- 9分鐘前學員提問:會計實操培訓班大概多少錢
![初級會計培訓班課程](/skin/static/imgs/sc01.png)